摘 要:長期以來,批改學生作業一直是教師的沉重負擔。“零作業批改”讓學生參與作業的批改過程,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零作業批改”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作業批改 教學改革 教師 學生
“零作業批改”這種模式在很多學校悄然盛行,教師不再耗費大量精力一本一本地批改學生作業,而是讓學生參與到作業的批改過程,在作業批改中發現問題、解除疑惑、鞏固學習內容。相對于傳統的作業批改來說,“零作業批改”這種新的模式具有許多優越性,在教學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推行“零作業批改”將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擬從教師、學生和新課程改革三個方面來論述“零作業批改”的必然性。
一、“零作業批改”減輕了教師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
過去傳統的作業批改模式要求教師要認真批改每一個學生的作業,教師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消耗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零作業批改”讓教師不必在初始的批改工作上浪費較多的精力,只是在學生互相批改的過程中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在作業的復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節約了教師在教學以外的時間。
“零作業批改”真正解放了作業重負下的教師,省下的時間可以放到備課中去,準備充分的課堂教學效果要比教師匆忙備課上出來的要好許多,這樣無疑提高了教學效率。再者,作業是學生練習和復習的重要手段,作業的批改也是檢查正誤、發現問題的過程。將作業的批改工作放到課上,看似減少了授課的時間,實則是重視了學生的復習檢測,批改別人的作業首先自己要知道正誤標準,這實際也是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參與作業的批改工作,在發現別人錯誤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知識盲點,教師及時掌握作業信息、發現問題,在下一步教學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二、“零作業批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傳統的作業批改,教師判斷學生作業的正誤和缺點,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對錯誤理解的不夠透徹,也缺乏改正的鞭策。我在和學生聊天時就了解到學生對教師批改過的作業只是重視評分和評語,對錯題重視度不高,主動改正的更少。“零作業批改”這種新的作業批改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到批改過程,讓學生以裁判的眼光去判斷別人的正誤,這種判斷的過程就是掌握知識的過程。學生批改作業也是高度緊張地消化知識、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學習的過程,在作業的批改中掌握了正誤標準并運用這一標準去裁判別人的作業。過去批改作業時,我時常發現學生上一次的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還沒有改正,雖然要求學生要及時改正錯題但真正改過來的不多,更有甚者在作業中錯誤反復出現,這種作業就沒有作用了。
采用了“零作業批改”之后,學生在批改時都認真地查找別人的錯誤,同時也盡量減少自己作業中的紕漏,盡量不給“對手”留下“把柄”。我在抽查學生作業批改情況時發現學生作業本上出現的錯誤都認真地改正了,而且很少再有錯誤反復出現的情況。在這種模式下的作業起到了練習檢測和復習鞏固舊知識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我班在采用“零作業批改”模式后,不但學生作業規范了,完成的更為及時了,而且作業質量在逐步上升,批改作業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班內學生成績的優秀率也由原來的30%上升至45%,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零作業批改”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傳統的作業批改模式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作業所起到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零作業批改”將教師從批改作業的重負下解放出來,給學生學習以新的實踐,成為教學相長的良好教學方法。學生自己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對作業中發現的錯誤能深入思考、及時改正,這種動手動腦的習慣將使學生受益終生。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習慣,“零作業批改”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現代教育主張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在教學中彰顯人文因素。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是教師批改每一位同學的作業,看似做到了面面俱到,其實教師在長時間的疲勞作業后批改往往有所疏忽,并不能真正了解每一位學生的作業情況。“零作業批改”將作業的批改變為學生之間一對一的交流,教師在指導批改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較多的交流和人文關懷,這種人性化的作業批改模式將成為今后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市清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