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在音樂教學中我牢牢把握情感這一主旨,通過音樂情緒與情感強度,使學生的情緒、情感同音樂情緒和諧的溝通與交流,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一、創設怡人的環境,聆聽音樂,遨游在“美”的音樂王國。
“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潮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會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例如教學《小鳥小鳥》這首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放映大森林的一些畫面,營造出一個與音樂相符的環境氣氛,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歌曲情節,每人扮演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好多同學扮演自由飛翔的小鳥,有的把手慢慢張開表示花兒開放,有的裝扮成一棵小樹在微風中隨風搖蕩。他們邊聽音樂邊自由舞動,更能使學生如臨其境,切身感受到音樂所表達的內容,邀游在“美”的音樂王國。
二、營造實踐空間,體驗音樂,陶醉在“美”的音樂樂園
在《動物狂歡節》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讓學生大膽模仿音樂中的動物,用肢體語言和聲音表現活潑可愛的動物。通過聽一聽動物的聲音,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通過把小動物貼在適合它生活的環境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觀察能力,這樣不但適應學生學習音樂的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集中、穩定的注意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敏捷、迅速和準確的反應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大腦的全面健康發展。這一系列活動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又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美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歡愉。
三、融入多元文化,創編音樂,沉浸在“美”的音樂之中
在《青春舞曲》一課中,為了讓學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與意境,表達個人情感,我便和學生們共同為歌曲編配打擊樂伴奏,并創編舞蹈動作。在編配打擊樂時,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選用不同的樂器,自編與歌曲相配合的節奏,并展示給全體同學,進行評價,哪一組的節奏與歌曲配合的最好。全班共同表演,分成唱歌組、打擊樂伴奏組、舞蹈組,載歌載舞,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樣,情感也充分表達出來了,為課題創設了一個自由、輕松、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認識、體驗和創造音樂,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愛好雖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于此,應在技能的不斷磨練中使作品的表現更完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不斷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這就能使教學更具有教育性,從而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置身于“美”的體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