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物理課程三個重要目標之一。而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的現象十分普遍。本文淺析了這一現象存在的原因,并試著探討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其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情感、態度、價值觀新課程
一、中學物理課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原因。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不如“知識與技能”目標的操作性強。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關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兩條內容:發展好奇心與求知欲,發展科學探索興趣,有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社會責任感。但在具體實施中往往難以把握,給教師在實施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應試教育的影響。
我國倡導素質教育已多年,但就目前的高中教育而言,并未完全掃除應試教育之風。學校對老師的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仍然是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依據。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家長乃至教師最關心的不是成績所反映的問題,而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本身。至于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試卷上難以考查,為了能使學生考高分,這部分內容只能被忽略。
3.教學方式、方法單一。
目前,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學在中學物理課堂中形同虛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沒有成為課堂中的演員,自然談不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了。
二、落實高中物理課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探索與思考。
1.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充分研究教材,挖掘課本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素材。
首先,教師要提高重視程度,充分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其次,要充分研究教材內容,深度挖掘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素材。例如:在學習“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時,可以課前讓學生充分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伽利略其人其事,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暢所欲言,在討論中分享各人對伽利略的看法,在潛移默化中就體會伽利略的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
評價標準應該實現多元化,評價過程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以平等成員的身份參與評價,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溝通和協商。同樣,家長應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與他們一起體驗樂趣、感受憂傷。在評價方式上應該有相應的措施,有論者將其概括為:等級評價與分數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與師評相結合;考試成績與學習表現相結合;調查與考核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這改變了以往將紙筆測驗作為惟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做法。只有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才能回歸課堂。
3.轉變的教功式,建立教學新模式。
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新課程理念提倡探究式教學。《物理課程標準解讀》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