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濃厚興趣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對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設置懸念、巧設精練、靈活運用各種教學65方法、挖掘數學內容中的教育功能等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 措施 懸念
一、概述
小學數學課程豐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方法隱含著引人入勝的興趣因素,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如果很好地利用這些因素,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一定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可見激發學習興趣對一個教師是何等重要。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學習興趣關鍵靠教師在課堂或課外不斷的誘導和激發。在課改新理念中,誘導、激發學生提高在數學教學中的學習興趣是筆者一直探索研究的問題。
二、基于新課程理念的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措施分析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定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能使學生盡可能地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學習興趣就容易被培養、激發出來。教師應充分發揮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感知、操作、思維等方式學習,從而使其對學習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感興趣。教師應該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把靜態的數學概念動態化,以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如果一節課能有個好的開頭,學生上課伊始興趣盎然,就會使課堂情趣高漲,引人入勝,從而把學生帶人愉快、好學的氣氛中,這樣可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抽象具體化。
通過使抽象具體化,整堂課教學內容變成一個個在“玩”中、在“游戲”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擺脫了學習數學的“枯燥乏味”,掌握了學習數學的主動權,誘發了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設置懸念,以疑激趣,喚起參與
新課改理念特別提倡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懸念在心理學上是指學生對所學對象困惑不解而產生急切等待的心理狀態。曾有言日:“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在疑”,可見懸念可以激發學生求知動機。
在教學中創設懸念的情境,使學生帶著疑念產生揭開知識奧妙的濃厚興趣,更能使學生對成功充滿信心。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巧設精練,提高興趣,增強信心
概念要通過練習去理解,知識要通過練習去鞏固,技能要通過練習而達到發展,可見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來進行課堂練習的設計,使學生愿意練、喜歡練,在濃厚的興趣中達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多種器官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無形中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加深了他們對各種圖形的認識和理解。
4.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降低學習困難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具體形象和動作開始的。因此,活動與思維的發展緊密聯系。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方法,使數學教學收到好的效果。如以下幾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運用直觀教具;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語言進行直觀教學。
5.挖掘數學內容中的教育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何教學都具有教育性,數學教學也不例外。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挖掘其中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享受快樂、陶冶情操、磨煉意志、樹立志向、堅定學習數學的信心。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堅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難,使學生體驗困苦過后的成功喜悅,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堅持性。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探究及創造的機會,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每個學生都有渴望求知的強烈愿望,一旦這種欲望被激起,他們就會感到思考的樂趣,從而獨立大膽地進行思考和探究學習情境中的問題。學生在此過程中將會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從中獲得探索和創新的快樂,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數學興趣,獨立性和創造性得到很好的發展。
三、結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和激發,必須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發現數學原來是一個異常有趣的世界,而不只是一些枯燥無味的數字和圖形。這樣,他們就會自主地、饒有趣味地去發現、去創造、去利用、去獲取更多的知識技能,達到樂學、愛學、善學、會學的境界。教學效果也就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