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生家訪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教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具體體現。是教師了解一個學生家庭環境和背景的最好途徑,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家訪 教育 意義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教師、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家訪是聯系學校、社會、家庭的橋梁,是教師了解一個學生家庭環境和背景的最好途徑,是把握學生個性特征和學習動態的主要渠道。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視,更不能忽視。家訪工作有哪些具體重要的意義呢?
做好家訪工作,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家訪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教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具體體現。
(一)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和支持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建、共管、共育”教育模式。
(二)與家長交流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在家表現,同時將學生近期在校期間的思想品德、學習態度、學習成效、行為習慣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向家長反饋。
通過家訪,教師可以向家長及時反饋子女在校各方面的表現情況。家長能夠隨時了解子女在校各方面的情況,從而激發對子女的責任感和責任心。做好幫助學生與父母溝通、搭橋的工作,促進雙方的了解。如我班里的王某,家住當朝村,家庭環境優越,性格內向,上課老是走神。經過家訪,其父母真正認識到孩子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對她的關心和愛護。現在她活潑開朗了很多,還考上了高中。
(三)講解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督促家長或監護人教育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落實定期聯系制度加強學校、家長、學生委托監護人之間的聯系。
(四)了解掌握特殊家庭學生(貧困生、單親生、農民工子女、留守子女等)和行為偏差生(學困生、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輔導(含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和其他助學措施,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鼓勵他們積極上進、健康成長。
了解家庭環境。通過家訪,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家庭環境進行了解,這便于我們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找到很好的教育方法。開學初,對新生要進行家訪,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情況、家庭收入、家庭成員、家庭教育等情況,以便我們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行全面的了解。如陶某,家住紅星村,該生是其他班轉過來的,厭學,不愛說話,于是我和科任教師對他進行家訪,了解其家庭情況。我們找到了根源,他是一個留守兒童,從小跟著外公外婆,在家里他缺少父母的關愛,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事后,我要了其父母的電話號碼,和他的父母溝通了一下共同教育的方法,讓孩子和父母經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今的他可積極了,也會跟我說說心里話。
改變學生觀念。在農村,由于受“讀書不如早打工”的思想的影響,很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拿到初中畢業證書就可以去打工,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并不關心。這更需要家訪,要讓家長認識孩子的前途所在,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如我班庹某,她性格開朗、成績優秀,但因家里姊妹太多,她又是一個女孩,父母不想讓她考高中,這對她是不公平的。經過我們家訪,其父母知道她是一個多么優秀的學生,有著大好的前程和知識的重要性,后來她的父母改變了觀念,使庹某順利地完成了學業,上了高中。
了解學生的心理。對于家長都在外打工的孩子更要家訪,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對于留守兒童,應多到孩子家看看,讓學生體驗到老師的關愛,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知道父母的艱辛,只有現在學好知識,以后才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從而給學生增加無窮的學習動力。
密切師生關系。家訪可以密切師生關系,密切班主任和家長的關系,使學生和家長都感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這樣可使老師與家長兩股勁擰成一股繩,在教育學生的態度、方式、方法上求得一致,在學生的管理上更加嚴密,使之取得最佳工作效果。
家訪還可以讓教師增進對社會的了解,真正把學校、社會和家庭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學更加有效?!耙话胧呛⒆?,一半足大人”的懵懂少年更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關心。對于今天的這種社會現象,教師更應該多家訪,讓農村的家長和孩子知道知識的重要,知識學到了,財富也有了。
幫助和關心困難學生。對于家庭有困難的,經常家訪,我們還可以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學生知道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從陰影中走出來,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如尚某,其弟不幸從屋頂上摔下來,頭部受重傷,在州醫院救治,家中只有他一人,又是農活又是讀書,他漸漸地無心讀書了,這時我和各科任老師一同到他家進行家訪,獻出我們微薄的一點點力量,這讓他感動不已,現在又能看到認真學習的他。
幫助家長正確對待問題,加強家長對學生的約束力。很多教師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都是叫家長到學校,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會使家長和孩子都很沒面子,也達不到教育效果,我們應把“請進來”變為“我們去”的形式。此時進行家訪,教師及時地了解該生的教育背景,讓學生知道家長和老師的關心,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以發現的眼光對待孩子,多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多與家長傾心交流,與家長一起研究教育的最好方法。
(五)征求家長對學校及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等。
家訪是溝通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橋梁,其內容及形式均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只有不斷根據實際的需要,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才能真正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