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創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和諧班級的創建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全新的教育追求,是創建和諧校園的重要載體。打造和諧班級,培養優良嚴謹的班風學風,能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和諧 關愛 寬容 欣賞
教育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班級作為一個最基層的教育單位,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熔爐。我在班級管理中提倡“智理”六字方針:關愛,寬容,賞識。
智理一
關愛學生。與學生情感的交融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師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學生也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使教育和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關愛為基礎,采用“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情感管理,就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作為一名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生活在學生中間,要與學生傾心談話和拉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歡做什么?天氣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嗎?最近進步很大,請繼續努力!”與學生交談溝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朋友式的友情,慈母般的關愛。2005年,我的初三(2)班不少學生出水痘,幾天后,我也不幸感染在家治療。就有學生打電話來問:“錢老師,你的水痘好了嗎?都是我們害了你啊!”“老師,你好了嗎?我們好想你!”當我病好后,回到教室,只見學生們一個個靜靜站立在教室里,齊聲說道:“錢老師,歡迎您歸隊。”我被學生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
智理二寬容學生。給學生“辯護”的權利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促成的智慧。寬容意味著尊重、理解、信任和溝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縱容,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在處理班級日常瑣事時,有的年輕老師往往在一些小問題上大動干戈,勞心傷神。那為何不寬容他們這些小小的錯誤呢?給他們一次自我改正的機會不更好嗎?我在班級管理中奉行誰正確就聽誰的原則。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首先給學生“辯護”的權利,不僅能讓老師多方面了解事情的真相,有助于解決問題,也可以是學生維護自己的權利和自尊的手段。學生懂得自尊,老師應當高興。當然,也不否認有些學生的思想認識并不正確,總是掩蓋自己的錯誤,甚至于狡辯。那么,何不讓他充分表現?老師反而可從其表現認識其錯誤思想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相反,如果不管青紅皂白地訓斥學生,那么不僅對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嚴重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師生間產生隔閡,信任不再。
智理三“賞識”學生,給學生贊賞的機會
賞識是教育的陽光、空氣和水。每個人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的,因為贊揚就是對他的肯定,是生活中新的動力。我們的教育,是要培養的是熱愛生活,堅毅自信,勇于實現自我的人才。沒有贊賞,自信何來?沒有自信,談何成功?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夸獎的話,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應。例如,在一次班會上,我讓同學們找優點,找自己和同學的優點。我發現班上一名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只字未寫,呆呆地坐著。學習上使他飽嘗了失敗的痛苦,讓他失去了自信,使他時常感覺到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此刻,鼓勵他樹立自信的機會來了。于是,我讓同學們幫他找閃光點。有的說:“他熱愛班集體,班級活動都主動參與!”有的說:“他經常協助勞動委員檢查衛生工作。”還有的說:“有一天,我自行車壞了,是他送我回家的。”……聽到同學們熱烈的贊揚,看到老師和同學們贊許的目光,他感動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氣氛中,他體會到了受人贊賞的喜悅。從那以后,他變得開朗積極了,學習也更加主動了。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研究發現,一個得不到別人賞識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賞識后,其能力是賞識前的3~4倍。賞識,這種嶄新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上,善于抓住每一次機會,賞識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賞識自己。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細無聲。只有這種情感化的管理,才可以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鹿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