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年紀小,思維能力尚不發(fā)達,還處于提高數學素質的起步階段,他們剛剛接觸數學,究竟怎樣引導學生喜歡數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達到課堂教學同的呢?從事數學教學多年,下而是我的幾點認識。
一、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生活
小學生比較好奇,喜歡求知,更是希望關注,這些都促其形成一種努力去探究的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指知欲重的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其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探究滿足一樂趣一內發(fā)性動機產生,這就保證學生在接觸新課時帶著熱烈的情緒豐動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去。
二、開發(fā)小學生的悟性
一個人有多大的成績,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反復強凋,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有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自己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chuàng)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先讓學生把一個蘋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導出“1份可以怎樣表示”。在學生無法用整數表示分得的結果時再引出分數。顯然這種教學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完整,牢固的數學知識,不利于學生而對問題、主動搜索、溝通聯系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養(yǎng)敏捷
口算對思維敏捷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準確迅速的解題是思維靈活的表現。抓口算基本訓練,能提高學生應用法則的能力??谒銜r應注意兩點。
其一,不動筆,動筆計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其二,計算時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學生有一種緊迫感,也非常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錘煉心理
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很大一部分是對心理的培養(yǎng),比如對學習的興趣,主動的學習情感與探究精神,鍛煉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學習毅力;樹立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養(yǎng)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學習方法。結合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五、加強反思
反思是前進的力量,沒有反思,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反思,進行總結,找出規(guī)律,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總之,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去,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感興趣的學習環(huán)境,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喜愛。讓學生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