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須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以順利達到如期的教學目的。新課程理念的新型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并構建活化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 新課程 活化課堂教學 新模式
著名教育家呂叔湘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生物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教學活動,并構建活化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對此。本人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激發學生興趣,倡導互動——探究式學習
生物學教學非常注重直觀,而多媒體組合這種方式能夠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利用多種感官進行分析,進行學習,更加有效地實現教學的直觀性。因此,在“互動——探究式學習”中自主構建知識,便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最佳模式。此學習模式的含義是:在教師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立足于“導”的背景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通過師生、生生之間情知的互動,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深化思維等學習目標,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活用教材資源。激發課堂活力
中學生物教材是生物信息的載體,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內容,它的綜合性很強,涉及社會、經濟、人文等因素,也與化學、地理等學科密切聯系。目前,中學生物教學實行一綱多本,即圍繞著一個教學大綱,出現了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等生物教材,各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選用生物教材。在講授《生物技術》這一節時,我沒有用教材內容進行照本宣科,而是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搜集生物技術的成果,然后在課堂上匯報搜集的資料,并組織課堂討論,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生物技術在醫藥衛生、食品、工業等方面的成果。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習內容,而且學生學有興趣,學得主動,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聯系生活實際,活化課堂教學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注重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本人在每節課上幾乎對每個知識點都盡量做到聯系實際,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聯系實際,就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手與腦都“活”起來,也讓課堂“活”起來。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體,要使課堂“活”起來,增強教學有效性,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活用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倡導探究式的學習,獲得基本科學素養,并實現不斷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活化教學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