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讓每個學生都走向成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對學生作文評改與賞識,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而且培養了學生欣賞他人、相信自我、積極向上的品格,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關鍵詞 全收全改 新型作文 作文展示 賞識
作文評改與賞識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寫作前指導的繼續,又是作文講評的基礎,也是對學生作文情況的檢查、評估、交流和總結。因此,作文評改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作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現象還依然存在。我們語文教師一直被作文教學的“高耗低效”所困擾著,學生怕寫作文,寫出的文章空洞無物,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甚至視作文為畏途。每次批改作文,教師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細改的作文發下去后,學生并不領情,教師在作文本上批改出的錯別字、錯誤標點、語句不通、結構內容等有必要修改的問題,學生并不重視,只是看一下分數和評語就關上本子,萬事大吉了。教師精疲力竭,學生收效甚微。
如何走出這種困境,激發學生主體參與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愿學、樂學、會學,成為學習的主人,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努力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筆者認為,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傳統作文評改
傳統作文評改方式多種多樣,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全收全改,就是對每次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批改,其優點是批改面廣,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能得到批改,使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其缺點是費時費力,工作量大,教師負荷太重。
學生自改,就是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全而查閱一遍,把共同性的問題綜合起來,向學生加以說明,然后發下作文本讓學生自己進行修改;學生改好后,教師再抽查一部分,檢查學生修改的情況,最后總結講評。其優點是把教師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教師只抽查翻閱一部分同學的批改結果,在短時間內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師比較思考,且保持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容易激發教師的智力潛能與創造潛能。缺點是,對于修改能力偏低的學生,達不到要求的效果。
二、新型作文評改
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自改的能力。”傳統的作文教學,雖然也重視作文修改,也提出學生自改,但是只強調教師修改。由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放在被動的地位,收效卻是低微的,更談不上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新型作文評改法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作文評改法,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把評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在此,教師是課堂作文互評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學生主動參與評改,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在互動中交流研討,相互補充,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一種主人公的感覺。
1.提出學生自改互評的內容要求
在寫作前提出了作文的十項要求,以指導學生寫作以及評改作文。(1)格式是否正確;(2)卷面是否整潔;(3)有無錯別字;(4)病句有幾處;(5)標點有無明顯錯誤;(6)文章中心是否鮮明;(7)選材是否典型;(8)結構是否合理完整;(9)詳略是否得當;(10)語言是否精練準確。列出具體的評分標準,促使學生認真對待,并為評改列舉模本,要求學生作文評改時對照評改。這十項標準是總的要求,每一次評改都有側重點,可以靈活處理。
2.教給學生自改互評作文的基本方法
“增、換、刪、調”。增,即充實作文內容。對重點段落寫得不具體,細節描寫不到位的習作,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實重點段落的內容,擴寫重點段,增加一些新內容。換,即去掉作文中的錯別字、誤用的詞語,以及病句和不正確的標點,而換成正確的字、詞、句和標點。訓練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要從這些基礎抓起。刪,即壓縮語句、刪掉多余的或與中心無關的語句。對那些沒有圍繞中心思想安排材料,詳略不當的作文,教師要指導其學會分析并刪除,使文章結構嚴謹,中心明確。調,即指導學生調整自己作文中某些語句和段落,把文章寫得有條理。
3.實施學生自改互評的教學方法
交換評改。在寫作時統一題材,不準學生用作文本,文章寫在稿紙上,不記名,作文交上來時,教師要對作文逐一編好號碼。作文評改課上先對照要求自改,再組織學生互評。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將作文本隨意分發到每一個人,按要求改正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修改不通順的語句,寫出評改意見,打上分數,寫出得分理由。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互改的評語一定要力求公正、誠懇。是優點的要極力褒揚,鼓勵學生挖掘別人的閃光點,多寫表揚、贊美的話。是缺點的語言要婉轉、中肯,讓他人能接受,以便本人拿到作文本后有所觸動。最后簽上評改者的名字,有利于互相交流。每組成員評改的作文相互交流,如有異議再討論修改。保證每篇習作有兩人欣賞,每一位學生至少修改一篇,看兩篇習作。小組工作完成后,組長收齊上交。
作文展示。學生互改的作文交上來后,教師準備繩子、夾子,組織學生把全部作文掛在教室的墻壁上,全體同學參與評選,時間可以限定在兩三天內,以便學生有時間對全部作文進行鑒賞。
教師指導評選要求。(1)評選范圍:全部作文。(2)評選辦法:無記名方式投票,票數多為勝。(3)評選內容:優秀評語,優秀作文,最佳語言、結構,最佳創意,最佳段落,最佳書寫,最佳題目,最佳開頭、結尾,最佳投票員。以上各項獎勵可以按照班級人數比例而定。(4)獎品:“我是最好的”作文選一本(把人選的作占寫心得體會利用電腦課制作成精美的作文打印并在班級網頁展示)。
成效: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不僅關注自己的作文質量,還學會了評判他人的文章優劣,并懂得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意義,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學生參與作文互評互改,不僅訓練其認識表達能力,而且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寫作興趣得到激發。
三、賞識,培養學生作文的自信心
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讓每個學生都走向成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賞識每一個學生的長處,肯定他們作文過程中的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有成功的體驗,對學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針對相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學生,他們在寫作中每一點成功和成就感,都可以逐漸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曾經來信這樣說:“我說我是一個令你引以為豪的學生,我覺得我是堅信這一點的。因為從您第一節到我們初二(1)班、第一次在班上贊揚我的‘作文天賦’開始,再到您不再教我,我都這么認為。說實話的,我的作文并不好,但迫于您不斷的表揚力量,令我無法不喜歡上所謂的寫作,并且由淺到深。其中賞識的力量是偉大的。”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顏淵說過:“數子十過,不若獎子一長,數過不改,徒傷其心,獎長易勸是全恩。”這句話適用于作文評改。學生的作文,雖有不足甚至是錯誤,但一定有優點,而這些優點正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起點。教師應利用范文的效應加以正確引導,同時對作文中的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學生的自尊心就不會受到傷害,還可以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而且由于這種力量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得以保持長久。“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進步”是作文評改教學追求的一種境界。賞識能使人進步,是體驗成功喜悅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