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為此,廣大教師都非常重視創設情境,力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有效的數學教學究竟需要怎樣的情境呢?教學情境與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的關系如何?創設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則?需注意哪些問題?作為新課程的一線教師經常思考這個問題,筆者在今年本校舉行的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中上了“分式”這一課。在課堂上對“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進行了嘗試。這節課講完了,心中留存著幾份眷戀,也有幾點想法。現把這些想法加以整理,與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