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對孩子的損害很大,它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抑制能力的發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戰勝自卑,樹立自信,讓學生健康地成長。
要想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首先要找出產生學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根據我的觀察分析,造成他們自卑的原因有三種:1.成績差;2.家庭破裂;3.生理缺陷。他們因別人看不起自己而自己看不起自己,從而喪失了自信心。
針對上述原因,我在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消除學生自卑心理的方式:
1.讓有自卑心理的學生感受到真愛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在校園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那些開朗、熱情、大方的學生和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玩。教師自己也要更多地關心這些孩子,讓他們對自己有親近感、信任感。我曾有一個殘疾學生,她總覺得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所以她自我封閉,膽小,不愿與人接觸,學習成績差。我就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給她講許多成功人士也曾自卑,他們如何從自卑中走出,如何走向成功。在她生日時,我讓全班學生給她開了一個生日聯歡會。平時,讓其他學生多幫助她,多找她玩兒,慢慢地,她不再封閉,變得活潑、開朗,后來還毛遂自薦,當了我們班班長,把班里的事務料理得井井有條。
2.培養特長,消除自卑心理
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產生自卑的原因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所以鼓勵他們學些特長是消除自卑心理的一劑良藥。這樣可以使心理上有所失落的學生在生活中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產生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激發更上一層樓的“自我激勵”的健康心態。
3.教學生如何面對挫折
俗話說,沒有荊棘就沒有玫瑰,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只有挺胸面對困難,采取積極的態度,才能最終成為強者。我的一個學生,現在已走入社會,由于身體上的殘疾使她很不自信,不敢出去求職,我就多鼓勵她,增強她經受困難的意志和耐心。當她將要泄氣時,我暗中幫助她。就這樣,教會她面對現實,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建立自信。
4.心理疏導,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教師要幫助學生運用疏導方法,去對學生的認識與行為施加影響,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同時要幫助學生多進行自我調節。如多讀書,多聽音樂,多運動,多自我激勵等。
當然,要消除一個學生的自卑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也并非夢想,就讓我們用耐心、信心和決心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