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是中學生的初始階段,七年級英語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讓學生邁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對他們今后學好英語至關重要。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培養學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1.強化學習英語的動機,引導學生人門。
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價值的認識。明確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產生興趣。
2.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各種激趣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促成學生的自主參與。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讓枯燥的英語單詞直觀形象化,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愉快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3.體驗成功,激起學習興趣。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能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設法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的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注意捕捉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表揚或獎勵,讓他們親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
在英語技能中,聽說是讀寫的基礎,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才能促進讀寫能力的發展。因此從一開始,英語教師就應把握好課堂教學中聽說訓練的滲透與融入,設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強化學生聽說英語的意識,讓他們在運用中不斷提高英語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與表達的習慣,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1.用英語組織教學。大部分學生平時缺少英語語言環境,通常只有在英語課上才能接觸英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盡量用英語進行教學,創造濃厚的英語課堂氣氛,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跟著教師的思路用英語去思維。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
2.Free talk。通過每天Free talk,給每個學生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在這項訓練中,學生有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可以提前準備。課前由一名學生講三分鐘英語,內容可以是校園生活、英語學習、個人軼事、班級活動和小故事等。此項活動使學生們敢于開口講英語,增長見識和擴大了詞匯量。在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引導、督促的作用,使學生的口語得到鍛煉。
3.Role play。根據課文對話或短文的內容進行角色表演,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進行真實、生動、有趣的模仿。把課文的語言材料轉化為流暢的英語口語,達到交際和運用語言的目的。
三、進行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有系統地介紹英語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學生學會學習,進而善于學習,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新的單元前,建議學生按以下步驟預習:首先,拼讀新單詞,大聲朗讀新單詞,然后聽錄音帶,大聲模仿跟讀,直到聽熟、會讀為止。在課堂上,學生應做到“五動”,即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動耳,其中關鍵的是動口。即:抓住機會積極答問,敢于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背誦,敢于參加表演活動,不要怕犯錯誤,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方法,能自主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學生學習英語的人門階段,作為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知識點分散學習、教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當啟發,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發揮其自由想象的空間,感受學習的樂趣和運用、駕馭語吉的成功感受,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