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城鎮(zhèn)初中學生,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創(chuàng)造性、對知識領會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等諸多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這些因素恰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來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甚至即將面臨的中考都極為重要。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了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數學教學要不斷滲透和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調查顯示: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觀點、新知識,但不喜歡主動想問題,心理上有很強的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針對以上特點,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清醒認識到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尊重與眾不同的觀念,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具體講可通過數學教學的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1.基礎知識教學
在講授概念、公理、定理時,可從具體內容出發(fā),多方面多角度設計問題,尋找恰當的銜接點,讓學生大膽猜想,合理想象,自己得出結論,對于學生不正確的想法不宜隨意否定,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各抒己見,在辯論中悟出真理,悟出新知。
2.例題教學
一般而言,教材中的例題都有著極強的代表性,同時也為學生的解題格式提供規(guī)范的示例。因此,我們必須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步驟、格式規(guī)范,語言符號的表達要符合邏輯,思維要嚴密,另一方面也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質疑,不要迷信教材。
3.習題教學
習題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發(fā)揮學生聰明才智的無限空間,但決不能搞成“題海戰(zhàn)術”。我們要選擇高質量、有豐富內涵的典型習題,運用“—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等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證明:上述技巧確實能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多方位領會教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內涵,體會數學的美,從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二、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構建最佳數學知識結構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是以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學生的認知結構的構建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學生的主動認知,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結構轉化為自己頭腦中的數學知識結構的過程。因此,筆者認為教學中必須考慮在學生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完成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具體講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
對于概念、定理、公理等要注重分析,圍繞知識重難點和學生疑點,教師應通過諸如前置測評、課前思考題、復習有關舊知識等途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調動非智力因素,形成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達到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2.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上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tǒng)
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全局出發(fā),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聯系,對原有知識結構調整、擴大。將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和深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綜合能力。
3.重視知識發(fā)生過程,發(fā)展學生思維
數學知識是數學思維過程的產物,數學教學過程就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教師可針對具體內容優(yōu)選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力求再現數學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啟發(fā)學生去感受、體驗數學知識所包含的深刻內涵,從而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4.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形結合思想、分類思想、類比歸納思想、類比聯想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和函數與方程思想等一系列基本思想,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反證法、數形結合法、分析法、歸納法等基本方法,在初中數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構成了數學知識的靈魂,它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居于核心位置。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從具體問題中引導學生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思想方法,再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訓練,使學生真正掌握。
三、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當今社會的經濟增長歸根結底是把知識應用于生產過程中,使?jié)撛诘纳a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問題解決”的訓練,無疑對學生的將來有極大的幫助。據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
1.設計與日常生活、社會需求關系密切的問題
數學的概念、定理、法則等都是由現實世界的實際需要而形成的,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所經歷、接觸的客觀實際,如銀行利率、數理統(tǒng)計、人口增長、土地增產、增收節(jié)支、調配方案、市場價格等諸多方面。提煉出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廣泛討論。
2.設計靈活性、趣味性問題
數學本身嚴格的形式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從理論上加重了學生學習的枯燥乏味程度,所以,我們可以從教材上的“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或課后的實習作業(yè)出發(fā),設計一部分趣味性較強的題目,使學生在感受數學魅力的同時迎接挑戰(zhàn),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總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要立足培養(yǎng)多層次、全方位人才,但歸根結底是應用型人才。作為農村數學教師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指導學生建立最佳知識結構。注重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他們應用數學的能力,與時俱進,力求造就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fā)展的拓展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