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與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科方面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離不開的,如何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一直都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如何來利用教學教材內容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探索發展,挖掘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習興趣 興趣培養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勝過責任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去探索它、認識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人的思維過程始于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當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產生明顯的意識傾向和情感共鳴,能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創設探究情景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可能產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在這里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的情景必須有利于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適應自己的發展。教師要依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體驗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二、設置疑問。培養興趣
數學家認為: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適當的提問,能使學生的求知欲望由潛伏狀態轉變為活躍狀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創設疑問的時機,有意識地設置疑問,以刺激思維,豐富想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問題的提出必須以學生的體驗為基礎,以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適當地設置問題,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性,同時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充分肯定學生對所設置的問題的見解,對于正確的見解給予充分的肯定,努力去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自信,將直接影響他們學習活動過程中的興趣性,也是積極性和效果性的必要條件。如在教學“過三點的圓”時,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景:有A、B、c三個工廠,現在要在它們之間修一個水廠,使得這三個工廠到這個水廠的距離相等,此水廠修在何處?這個問題一提出,立刻激起學生的興趣,他們開始討論、猜測,由于正在講圓,因此學生很自然地聯想到:此水廠應修在過A、B、C三點的圓的圓心處。這時教師馬上提出,該圓圓心的位置該如何確定呢?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的追問揭示了問題的本質,既導出了課題,又使學生探究的欲望被激發。促使他們畫圖、思考、討論并仔細閱讀教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探索交流,提升興趣
實踐證明,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簡單的問題必須由學生獨立探索完成;較難的問題可在教師的點撥下由學生探索完成;重點問題或開放性問題,必須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然后組織學生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要巡回并參與到各組的討論中去,依據學生所存在的困難對學生進行點撥,但不可點明或點透,否則就失去了探索的價值。在學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教師要及時地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交流過程中不應只談探索結果,而應著重探索過程的交流。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興趣才能得到培養。簡單地給學生介紹一下教材中所給的比較規律,由學生選擇性地接受,或者干脆不講,留給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自己去發現。
四、體驗成功。鞏固興趣
初中數學教學中同學們對數學學習興趣的調動、培養和增強都與學生課堂與老師教學活動參與程度密切相關,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愉悅感,無疑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后會帶來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形成穩定的持續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和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按問題的梯度都能夠“跳一跳,夠得著”,進而鞏固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主動積極地學習,才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獨立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們的情感來支配的,教師應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6.
[2]劉京山,《成功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
[3]劉紅,《改革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安徽教育2006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