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其具體表現為: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系統性不強,基本功不扎實: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較弱。說難開口,寫難成句。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直接影響對《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執行,而且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外向型”人才的培養。筆者認為,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正確理解并全面貫徹教學大綱。處理好教學與應考的關系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是指導高中英語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它要求我們以教科書為依托,認真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讀、聽、說、寫等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當前,由于客觀上存在片面以學生中考、高考成績的高低衡量教師水平高低和學校教學質量優劣的現象。致使一些教師認為,執行教學大綱固然重要,但應付考試則更為必要,因而考試考什么就著重教什么。由于考試對教學的指揮棒作用,教師的個人才華和創新能力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由于進度的原因,由于競爭的原因,由于受制于考試的內容,難度和形式,教師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可能完全按照最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樣,學生在應試教育下無法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其主觀能動性受到制約。因此,所有教學人員都應客觀地看待考試與正常教學之間的關系,按照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規律,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教學,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正確處理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
時下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認為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知識,即講授基本語音、語法和一定量的詞匯知識,至于交際能力的培養則是中學后的事。因而上課時把英語當作知識課來教,過分強調語音規則。語法概念和詞匯用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結果一到實際運用,不是束手無策,就是捉襟見肘,有明顯的脫節現象。另一種傾向是過分強調能力訓練而忽視基礎知識的講授,脫離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客觀實際,不系統講授語言知識。其結果事倍功半,華而不實,這兩種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誤以為掌握了知識也就自然發展了能力,后者未能看到能力的發展依賴于對知識的系統掌握。殊不知,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兩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三、充分認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與讀、聽、說、寫的關系
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能力表現為讀、聽、說、寫,語言能力的培養實質上就是這四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不可偏廢。然而,由于高考只考讀、寫,不考聽、說,有的高中只重視讀、寫訓練,而輕視聽、說訓練,結果造成學生語言能力發展不平衡,影響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雖提到“側重培養閱讀能力”,但其前提仍是“對學生進行讀、聽、說、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可以說聽、說、讀、寫既是教學目的,又是教學手段,四者是統一的整體。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學生會更加明確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真正讓學生逐漸擺脫漢語思維的習慣,達到基本上能自由靈活地閱讀和使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