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課,由其學科本身的特點、性質決定,在教學過程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科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知與行的統一。這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該學科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主要任務是兩個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覺悟水平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能力。就思想政治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下面淺談點滴體會。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1.學習興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
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是動腦思考。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思維的積極性。如果教學總是老一套,教條條、背條條,“一言堂”式的灌輸,只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喪失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由于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因而難以達到培養學生素質的目的。
2.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引思,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發思維的起點,“疑”是激發思維的動力。教師應針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問題。這類問題主要是學生沒能提出而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是在重點、難點、社會熱點和思維盲點處提出問題。這類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學生認識的升華。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沿著問題思考。引發學生去探究、思考、解決問題,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二、自覺學習業務。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素質
1.教師要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
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它表示在政治教師的一切言論的行動中。有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政治教師要在政治思想、個人品德、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要知行統一。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教師要熱心善事,讓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校園里、在學生中傳揚。
2.教師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教師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新知識、新技術頻繁出現,新信息、新觀念迅速傳播。政治教師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不要過于注重理論傳授,而忽視以時事新聞生動事例提高學生的興趣。時事事例豐富生動和教材有一定聯系。青少年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國家大事非常關心。因此教師要經常看新聞、報紙,掌握較多的事政。結合時事講政治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總之,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的統一。
總之,創新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基礎教育的創新。我們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個人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對知識尤其是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的開拓與應用。我們應努力追求創新素質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