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沒有人會拒絕音樂,沒有人會拒絕歌唱。語文課堂上,適當地引入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曲、樂曲,會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用音樂輔助語文教學,其方式方法多種多樣。
一、音樂可以用于課文講授的過程中。不同的環節。其作用各不相同
現結合實例淺談如下:
1.用于簡介時代背景
吳伯蕭的散文名篇《菜園小記》,是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大生產運動中藍家坪一道特殊的風景。文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延安軍民“崇高的理想,豪邁的氣概。樂觀的志趣”。學習本文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深刻感受那段“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歲月。真正理解作者對“菜園”的深厚情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此,必須讓學生對課文的時代背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畢竟歷史已經走遠,若只靠老師幾句泛泛的介紹,恐怕難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講授本課時,我們不妨先讓學生欣賞歌曲《軍民大生產》:“解放區呀么好咳,大生產呀么好咳……”從中感受一下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宏偉氣魄和偉大精神,從感性上帶給學生一些認識,然后再從理性上加以解說。效果就會好得多。
2.用于導人新課 《白楊禮贊》運用象征手法贊美了具有白楊精神的西北抗日軍民及其偉大精神。我們可以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小白楊》。然后通過下面的導語導入新課:在這首歌中,作者深情地贊美了同自己一起成長,“一起守邊防”的小白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贊頌“白楊”的文章—_《白楊禮贊》。
3.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情感共鳴
對于一些有著濃厚抒情色彩的文章,我們不妨選擇與其抒情內容相似的歌曲,用于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情感共鳴,從而起到加強學習效果的作用。
二、從一定程度上講,音樂與作文是相通的。音樂在作文課上也自有妙用
1.用于引出作文話題,確立作文范圍
寫作前根據寫作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歌曲或樂曲。用于引出作文的話題。比如一次作文的話題是母愛,我們便可以選擇與母親有關的歌曲,例如《媽媽的吻》《燭光里的媽媽》《白發親娘》等。用一曲感人動聽的歌,引出話題,打開學生的思緒,放飛他們的心靈。這比老師口若懸河地泛泛絮說直面要求不知要好多少倍!
2.用于激發學生靈感,提高寫作速度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適當選擇與之相關的樂曲低聲放送,讓學生的靈感在音樂中閃現,順利地完成作文,這不僅是一堂寫作課,更是一種心靈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