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非常喜歡運用分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開展教學,因為這種學習方式具有氣氛活躍、集聚學生智慧和帶動性強等優點,易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由于這種教學方法實施時間不長,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例如:學生討論時走形式,后進生得不到發展;組內意見不統一時,成員之間鬧情緒;膽小的學生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時不知道怎樣討論,組長不會組織……這種教學方法的正確使用有許多值得注意和改進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建好合作小組
許多教師在組織活動時習慣于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討論,或者是前后排的學生一起討論,這樣的組合方式雖然可能比較方便,但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小組會形成實力不均的現象,有的小組學習力量強,有的小組學習力量弱,不利于在全班普遍開展活動。針對這種現象。我在分組時主要根據學生成績、學習能力、性格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分組時不僅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而且同樣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長。每組都有一定比例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基本上做到各個小組之間實力相對均衡。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優等生的示范與幫扶作用,促進整個學習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全班層面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激發學習熱情。
二、設計好問題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情境,靈活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強烈求知欲,給予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個問題展開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為他們創造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在形象的情境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思維發展水平。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合作氣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輕松感”。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問,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的觀點即使錯了,也要肯定他的探究精神,然后再引導學生搞清楚問題的關鍵。有時提出的設想與現實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感興趣并非常興奮時,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動,不反對猜測,激發學生思維。同時,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問題的設計應難度適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分散難點。使學生在每一課的學習中,有一定知識坡度和難度,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四、制訂科學的討論方式
在化學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教學形式而開展小組探究學習教育,常常把題目或問題展現后,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時間很短就匆匆收場,注重了表面形式,沒有取得實際效果。我們在教學中不能由于時間不足了,學生相互交流未充分展開就結束。這就要求討論時注意方式和方法,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討論時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1.讓學生學會傾聽
高中生正處于叛逆期,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而對于同學的發言,不重視。為此,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學會三聽:一是認真聽每位同學的發言,眼睛看著對方,要聽完整,認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聽別人的發言要點,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聽后需做思考,并做出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反思、評價的能力。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反復琢磨、體會。善于傾聽同學意見,不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提供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的空間,以達到相互啟迪、幫助的功效,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能體會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2.讓學生學會表達
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教師重點要對不會表達的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示范指導,在全班匯報展示成果時,讓更多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不光是優生要會表達、善表達,那些不善言辭的學生也要學會表達,整體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為此,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把一些基礎較差、思維能力弱、不善言談的學生也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逐漸學會用語言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讓學生學會質疑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在小組的內部或組與組之間要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提出質疑,如果故步自封,就會造成鉆牛角尖,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只有不斷交流,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提高協作的意識。
五、做好小組合作探究實驗
化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為充分培養小組合作精神,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以及敢于挑戰科學的精神,我盡量設法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樣為學生學好化學創設了良好的實驗情境,提供了充足的感性體驗,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適合交流的合作學習環境。
如教學《不同價態硫元素轉化》中SO2的性質時,學生在實驗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具體做法是:首先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獨立思考,sO:的化合價處于中間價態,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需要尋找何種氧化劑或還原劑。組內成員相互討論,達成共識,形成一份設計方案。請某小組派代表展示實驗方案,組間交流實驗方案,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展示的實驗方案進行補充、評價。接著進行組內分工,按本小組的實驗方案實施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完成記錄。最后匯報實驗,組間交流與評價。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實驗操作的能力、科學設想的能力,而且真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化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是“教”與“學”發展的需要,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體現。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交流,在交流中學會汲取。在汲取中學會創新,這是新課程實施背景下化學教學改革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