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下結合敏銳、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通過思維的過程。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夠對人類已有的成果做出創造性的運用。未來的社會需要大批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為實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是我們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
教育要使學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學應當注重學生自己的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提供前人的思維結果。這就要求教師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努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形成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敢于“say No”,從而讓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應充分調動教育智慧,尋找激發學生創新的形式和載體,為學生創設可激發探索欲和創造欲的環境。英語教師可經常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如:pair work,team work,group work等,積極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
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展個性的土壤。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建立親密融洽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產生創造的勇氣和信心。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對于學生突出的才能、取得的進步以及思維中的合理因素都要及時鼓勵,并在全班同學面前予以表揚。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多用贊揚的、正面的話語,對于他們作業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最好單獨與學生進行交談并幫助其改正,切忌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批評某些學生。
為了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本人常常在每堂課開始的三分鐘內讓學生進行“free talk”,每天指定一位學生到講臺前來作一個小“報告”,學生可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講述自己難忘的經歷。有時我會組織學生分組做\"hot seaf’游戲,即—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各種問題,對于沒有把握或不愿回答的問題被問者可說“pass”。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創新型教學手段
如今的課堂早已不是一支粉筆加一本教科書的時代了,隨著現代化教學設施進入教室,教師創造性地運用素材的機會大大提高,這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優點,有利于適時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時要將自己的創造力融于其中,從而以教師的教學創新來啟發學生的學習創新。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激發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時應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據現有水平開展各種創造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用英語進行創造的愉悅感。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究與創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統一起來,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