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難學,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這主要是由物理學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因為物理這門課對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要求都很高。進入高中后,由于定義、概念、規律、現象、公式多,敘述多,進度快,方法靈活,題型花樣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種以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顯然是無能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背得到定義、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適用條件,便往往亂代公式,亂用數據,而對萬花筒式的題型變化,更是束手無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怎么才能解決高中物理難學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提高物理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就是對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動機一般來源于下列三方面:第一。求知欲。即來源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例如,關于“光的本性”,先學雙縫干涉,證明光具有波動性,繼而學習光電效應,發現光還具有粒子性,從而產生了學習“光的本性”的欲望。第二,明確的目標。學習過程中,目標越具體越好,每堂課應有明確具體的目標,教師應圍繞這個目標去創設物理情景,探索實現目標的途徑,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與發展。第三,正確的評價。教師批改作業時,應正確評價,使學生知道自己的成功與不足,課堂上適時表揚也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一般情況下,正確的、強烈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反之就差;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強化學習動機。兩者是相互作用的。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人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