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課改的全面實施,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主體、創新能力和多媒體教學。然而其關鍵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我就以數學教學為例,略談一二。
一、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準確、恰當地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所以確定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我們要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防止目標過大;二是防止目標過小。因此,在每單元教學時要結合教師用書的課時建議,準確、恰當地分解教學內容,使每個教學目標都恰當的落實在每節課中。這就應驗了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實效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成為小學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些有趣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會令我們大開眼界,從而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轉變教育觀念,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課堂實效
教師不應該把學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強行灌輸,而應該把學生看成是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發展著的認識的主體。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轉換角色,教師由教學過程的操作者、主宰者變為引導者。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學習的主人。我們還要全方位放權,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后自己去讀書,自己去提出問題,自己去做題,自己總結知識規律等。
四、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由于家庭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在認識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進行設計時,關注課堂提問難易適度。要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提問必須考慮學生的個性,將問題設置梯度,分檔提問,同學之間相互啟發。這樣,使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評價。如:同一問題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的不同回答。應作出不同的評價。這些評價可能起到個別施教的目的。如優生和差生的答案相同,對差生要充分肯定,對優生則提出期待和希望,讓他們更加努力,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總之,暢游在教學的藝術殿堂,面對眾多渴求知識的眼睛,。每一個教育者都渴求自己有“點石成金”的高超本領,使自己的每一堂課精彩而實效,使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是一項神圣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勇敢地承擔起來。為教育的明天,祖國的未來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