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認識傾向。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的永恒話題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因此,作為中職物理教師,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中職 物理教學 興趣 方法
物理學在中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專業課的知識基礎。學好物理,可以更好地深化理解專業知識,在專業知識的理解應用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許多學生卻感到物理太抽象、難理解,對物理提不起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在中職物理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筆者談談在每一節物理課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導入新課注重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現實生活是這樣,教學工作更是如此。教師如何在一節課的教學工作中,能成功地引入新課,上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好一節課的基礎。中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節課中,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在開始上課的十幾分鐘之內。所以,教師一定要非常珍一視這段寶貴的時間,導入新課,一定要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上好一節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可以把學生們感興趣的生活場景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這樣導人新課:“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愛踢足球,那么請同學們回想一下,當你用很大力氣一腳把球踢得很遠時,自己的腳是不是感到很疼?”這時可能會有一些調皮的學生唱反調:“不疼呀!”老師可以接著說:“如果你感覺不明顯,那么再試想脫了鞋子光腳完成這一動作,結果又如何?”同學們便會開心地笑起來。此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入新課。
二、課中講解注重激發興趣
中間激趣導入新課以后,課堂進入攻堅階段。物理學科自身特點決定了這個階段的內容主要是講解物理定律的表述、數學表達式、各個物理量的含義、單位以及注意事項。這個階段的講解未免有些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必須事先在備課中準備好一些容易激起學生興趣的例子,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希助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講動量的知識時,可以引入這樣的情景:“一個秋天的午后,你和好朋友在公園的樹林中散步。此時,秋風陣陣,一片片黃葉落在你們身上。此情此景,你們有何感受?”同學們會饒有興趣地回答:“很詩情畫意”“很浪漫”,教師接著說:“可如果從樹上落下的不是樹葉,而是石頭,那又作何感受?”同學們往往哈哈大笑并調皮地回答:“那太嚇人了!”這時,新課的內容自然而然地被引入:“可見,憑借人們的生活經驗就知道。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效果是由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兩個因素決定的。在物理學中,把質量和速度的乘積mn叫做動量(p)。通過這些身邊的事例。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究之中,從而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課堂鞏固注重激發興趣
在經過了對新知識的系統學習以后,學生對知識把握、理解得還不很透徹、牢固,這就需要通過練習來發現問題,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這也是一個容易激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興趣的學習總結過程。
練習法在物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技能、技巧的重要基本方法。練習中,要讓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學生了解了練習的目的才會有較高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能夠激發學生對練習的興趣。練習中,要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練習。掌握技能需要運用有關的基礎知識,各種技能之間或多或少有些共同的成分和一般的原理。練習中,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練習要堅持經常性,循序漸進。物理教學中,練習貫穿--于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章節之中。如:物體在水平面上的靜止狀態、勻速運動狀態、加速運動狀態的受力圖;物體在斜面上的靜止狀態、勻速下滑和勻速上升狀態的受力圖及自由下滑狀態的受力圖;懸吊起的物體靜止狀態、勻速上升和勻速下降狀態、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狀態的受力圖及自由下滑狀態的受力圖。只有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掌握畫受力圖的技巧,才能把握它和利用它,學好物理知識,也達到了對知識熟悉鞏固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豐富了課堂內容。
在中職學校中,要完成好物理教學。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的學習習慣,盡量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要符合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教學是一種思維活動,是十分復雜而細致的事情,需要比較高的教學技巧,才能適應這種特殊活動的變化和發展。教學中要不斷探索,變化教學方法,尋找符合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好物理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銀明,物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世書,談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執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