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向這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努力打造高效的課堂。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初中英語新課改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努力使課堂教學更精彩,更有成效,下面我談一談我在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一、提高課堂有效性,要求教師課前做到“四備”
以往的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中心,而備課的重點往往放在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上。新課改形勢下,備課的重點應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真正從學生的發展著眼,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健康成長。教師課前備課要做好“四備”:一要備教材。教師要深入鉆研和領會教科書是如何體現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明確教學重點有哪些、教學的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等,還需要根據本班的具體的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或補充,使課堂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實際。二要備學生。我們必須正確的認識我們的學生,做好學情分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確定教學目標。三要備問題。要對課堂上的提問進行預設。并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四要備手段。多媒體課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只有備好課,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初中的老師一般深有體會,初一的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比較活躍,到了高年級,同學們“靦腆”了許多,上課也就幾個同學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這就需要老師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如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①精心設計導課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潑有趣的小活動導人課題,比如講笑話、講奇聞趣事、唱英文歌,對某個問題進行討論等。采用這些方法導入課題,可以更好的激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②把游戲引入課堂。這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課堂教學多樣化,學生對課堂發生興趣,注意力集中,也就能更好地感知、記憶和思維。比如,在學習顏色時。可以做“投骰子”游戲,教師把六種顏色的卡紙分別粘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上,教師每扔一次,讓學生猜底下的是什么顏色,最多猜三次。猜的最快的學生為優勝者。③課堂上適當的對話表演,這也是英語課堂上所必備的。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pants?時,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一個扮演售貨員,一個扮演顧客,用他們事先準備好的衣物表演購物的對話。在這些活動過程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練習了語言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學生的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葉瀾教授曾經說過:“在教學中。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對象、主體,而且是教學的資源,是課堂生活的共同創造者。”這就意味著把教學的立足點轉向學生,從本質上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轉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充分發揮他們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只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中國有句古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同樣一個老師。同樣一本教材,同樣一個教學環境,不同的學生卻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導致這種差異有種種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程度不一。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與教師、同學交流,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提高多媒體運用的有效性
在教學當中。用上多媒體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加大教學的密度,加大上課的容量,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感受敦師對現代化科技的接受能力,感受到多媒體教學的魅力,繼而產生學習的興趣。但是,我也中看到了一些老師因使用多媒體敦學不當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常說:科學是把雙刃劍,用得好會起大作用,用得不當會傷到自己。因此,可以這么說,英語老師要慎重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如何制作才能符合學生的當前知識結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需要考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學生對哪些內容感興趣,教師只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教學中所使用的多媒體課件也就有了針對性(不管是自己制作的,還是改用他人的),教學效果也就會好。反之,效果也就會差。
總之,英語教師要時刻記住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英語交際的能力,從而把英語課堂作為有效教學的前沿陣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多想辦法,多做各種有效教學嘗試。那么,我們的英語課堂將成為快樂的、有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