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如何利用化學史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科學態度和正確的使命感等方面進行了淺議。
關鍵詞:化學史實 提高綜合素質
新的一輪基礎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新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本人就化學史實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淺議。
一、利用化學史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力主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以及不斷追求真理的這樣一種認識傾向。一旦學生對化學產生了學習興趣,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變得積極主動,這樣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把一些化學科學認識成果(概念、原理等)的產生、形成、發展的化學史實介紹給學生。這樣就可以把這些孤立、死板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活潑。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常見的酸和堿》中的指示劑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讓學生記憶“酸能使石蕊變紅,不能使酚酞變色;堿能使石蕊變藍,使酚酞變紅”,學生會感覺到枯燥乏味,就算加以實驗證明,學生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在這里就可以介紹《紫羅蘭的啟示——波義耳發現指示荊的過程》這一故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強調波義耳沒有放過實驗室中的偶發事件,從而發現了指示劑,來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
教學實踐證明:中學生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比較感興趣,也有利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利用化學史實培養學生端正的科學態度
在中學化學教學內容中,有多個知識點的背后包含著科學家的千辛萬苦和勞動汗水。也包含著他們在漫長的科學探索道路上遇上的無數次挫折、失敗,還有種種困難和打擊。例如:在教學元素周期表的內容時,可以穿插門捷列夫經過大約20年的艱辛探索才發現元素周期律這一偉大發現,從而培養學生剛毅頑強、百折不撓的這種端正的科學態度。還可以在硝化甘油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講述諾貝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的艱辛歷程。這些都說明科學家在及其困難的條件下,也沒有動搖他們追求真理的信念,在這種信念的鼓舞下,他們勤勤懇懇地工作,不畏艱險、頑強探索,甚至為科學獻身。這些內容能給予學生深刻的教育,培養學生端正的科學態度。
另外,在學校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帶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做一些化學家曾經做過的實驗。采用這種形式進行教學,會使學生有親臨其境地體驗和感受,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端正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
三、利用化學史實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教育是中學化學教育中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曾經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弊鳛榱x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我們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曾有過不少重大發明和創造,對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題3中的鐵的冶煉時,要先向學生說明我國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發明了生鐵的冶煉,公元前3世紀就掌握了鋼的冶煉技術;以及在學習碳的相關內容時要說明黑火藥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三國時。馬鈞就發明了焰火的制作,北宋時制造出了火箭和火炮。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介紹,可以使學生意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尤其在《鹽和化肥》的教學過程時,一定要補充侯氏制堿法和侯德榜的探索制堿法的艱辛過程,以及逝世前還想到國家,把自己珍貴的藏書捐獻給國家,這些化學史實可以留給學生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了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還可以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化學的發明、創造。例如,在講授第12單元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中的蛋白質時,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科學家在上世紀60年代就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這種人工合成蛋白質,這是目前已知的最小蛋白質,它對蛋白質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為人類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秘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四、利用化學史實培養學生的使命感
增強學生正確的使命感也是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所以在教學中學教材中多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知識時,應該融人相關的化學史實,形成良好的社會情感意識,養成高尚的社會文明行為,增強學生的正確的使命感。例如:在教學空氣污染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介紹全世界每年有8000萬人因呼吸了受污染的空氣而早亡;在教學水污染這一內容時,可以介紹全世界約有15億人的飲用水被污染,每年有1000萬人死于水污染。這些詳實的資料必定會使學生感到震驚,情感意識的驅使會造就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從而促使學生們關愛大自然,愛護環境,形成良好的使命感。在教學二氧化碳這一重點內容時,必須介紹近年來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及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提出的低碳生活,這些可以進一步促使學生愛護環境,愛護唯一的地球,增強學生的使命感。
綜上所述?;瘜W史實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中學化學在許多知識點包含著化學史實,只要教育工作者善于尋找,充分利用,將會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知新,化學教學論,第二版,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