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怕作文。對此,我從以下幾方面人手,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快樂作文。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學,讓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
“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記得在指導學生寫一種動物時。我首先在課堂上播放了《動物世界》的片子。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們寫出了題材多樣的習作。
二、勤積累、多觀察、多交流,做生活的有心人
寫作文時,學生常有“無米之炊”的煩惱。要讓他們“有米下鍋”,就要從平時人手。積極引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
1.要指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認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庫”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指導他們看有益的書籍,摘錄其中的好詞好句;指導他們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記下來;還指導他們堅持寫各種“觀察日記”等。
2.加強閱讀
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我們開展了讀書、讀報活動,發動學生把他們讀到的好書向全班同學推薦,并做好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交流。并在黑板的角落留出一角,讓學生輪流抄寫自己讀到的好的句子或成語。
3.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素材,指導學生觀察,如小到教室門前的景物,大到一次次的活動、天氣的變化。后來要求他們觀察家里的、鄰居的、大街上的、商店里的、公共場所見到的事物,之前提出觀察要求,學生觀察后讓他們寫下來,并告訴他們就這樣作文。這樣學生的眼界越來越寬闊。思維越來越活躍,覺得作文有內容可寫,積極性也就高了。
三、提倡多樣化的評改
1.注重作文評語的多樣化
在評改時,對進步特別顯著的學生,我采用了鼓勵性的評語。如。“這次作文,你進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寫出這樣好的作文。真讓老師吃驚”等,以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對一些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為了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協商性的評語,在與其共同探討寫作方法的同時,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向他們提出更高的寫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條理些,老師一定會更喜歡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膽些,你的作文一定會更棒的。”這些評語就可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條理不夠清晰,想象不夠豐富,這樣在以后的習作中,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加以改進了。
2.實現講評方式的多樣化
根據學生習作的具體情況,有時選幾篇各具特色的作文,進行對比講評,讓學生在對比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有時圍繞作文中的共同問題進行啟發談話,綜合評述全班作文情況,表揚共同的優點,揭示共同的缺點,提出總體性的修改意見;有時把一些佳作整理出來,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讓學生閱讀、欣賞、品評;有時選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組織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析;有時先張貼或印發一篇作文。讓學生在課外思考,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討論并提出修改意見,并著重對修改情況作講評,通過“評一改—評”的循環,讓學生真正評有所得。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種思想和文字的綜合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潛能,只要教師善于挖掘、正確引導,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緊密聯系。互相促進,這樣,每個人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成負擔去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