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幼兒園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巨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幼兒的創新潛質是與生俱來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好奇,什么都想試一試,愛問為什么,打破沙鍋問到底是孩子的特性,而正是有了這種執著的探索精神,盡管他們的創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這種經常地創新實踐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下面談點滴認識和體會。
一、幼兒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保證
有利于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孩子們會自發地陶醉于充滿樂趣的想象創新活動之中。如在幼兒園的游戲中,他們會無拘無束,輕松自在,穿上白大褂拿起聽筒當醫生,用積木輕輕壘起,堆砌出各種造型就算蓋起新世紀的房子。
二、創設直接感知的環境
我們創設了活動室內參與感知的環境。有植物角、飼養角、趣味角、探索角、操作角、成果角、表演角等,添置了大量可供幼兒觀察、動手的物體,幼兒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根據季節的不同,種植一些糧食作物、蔬菜、花卉、小草,如:大豆、葵花等;飼養一些小動物,如:泥鰍、蝸牛、蝌蚪、蠶寶寶、金魚等。幼兒在觀察中獲得了種植和飼養的感性經驗,積累了有關的知識。其次,我們有計劃地設立了教育基地,激發了探索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提高了認識水平。
三、創設體育鍛煉的環境
我們身邊有許多可利用的自然材料。我們平時多為幼兒收集、設計和制作活動器材,如:彩色塑料袋做成彩帶,柳條變成套圈等,做《運糧食》《摘果子》《打草人》等游戲活動,用碎布縫制沙包、沙袋、做投擲、拋接、擊打、踢夾的游戲。有利于針對性地教育孩子,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進展,適應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在日常的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有意地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