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它的成功與否體現(xiàn)教育的成功與否。作為育人主陣地的學校更是賁無旁貸。我校試圖通過知行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來培養(yǎng)并鞏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中學生 良好行為習慣 養(yǎng)成教育
眾所周知,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從某種角度來說,比獲得知識更重要。記得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時、一事就能做到的,為此,我們運用知行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來培養(yǎng)并鞏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一、班委實行雙線制
加強學生的自控能力,實行細致結構、動態(tài)結構,實行班委雙線制即值周線、專職線。值周線:增加學生干部為12名,3人—組,叫“三應干部”。專職線:常規(guī)的班委不變。
二、晨練制度
為了鞏固軍訓成果,發(fā)展軍訓成果,將軍訓項目分解融合到學生生活學習中去,軍訓對新生影響極大,是治班治校的有力措施之一,對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于成人成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學習榜樣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找材料,定篇定人朗讀名人簡傳,名言警句,英雄事跡,成才事跡等,這與北京市四中校長王道遠“以人育人”觀點是一致的。
四、開展特色班班有歌聲活動
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集體唱歌,寓教于樂,活動就是教育。
五、誦班訓制度
為了提高學生自信心,加強凝聚力,引發(fā)向上的共鳴,挖掘學生潛在動力,而實行此制度。班訓可全班民主討論產生,可以定期修改。
六、心理訓練
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健全其人格。教給學生自我調節(jié),鼓起學習的勇氣,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成人成才。
1.劉善循《激發(fā)潛能——心理訓練技術》。
2.指導學生重畫自我形象。
3.運用NLP訓練技術,模仿成功者和偉大人物。
4.克服注意力渙散的訓練。
七、把勘勞勇敢、自強不息精神的訓練滲透到教學中去
要促使學生新學習觀的建立,使學生立足一個“自”字,化為五個“自”:即“人格上自強、作風上自強、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控、學習上自學”。培養(yǎng)學生“敢試、愿試、勇試、試好”的精神,迎難而進,知難而上,樹立學生一個“敢”字,立足一個“我”字,培養(yǎng)一個“堅”字,發(fā)掘一個“新”字。教師要“敢放、愿放、勇放、放好”,要更新觀念,力轉勁改。“雙自主”在學習中表現(xiàn)的關鍵問題:對疑必須主動標疑、存疑、揣疑、磨疑,以達到解疑。努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心理。
通過以上方法,力圖探索新時期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訓練方法,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使個體的天性達到最大的發(fā)揮,科學學習,揚長避短,加速成才,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善循,《激發(fā)潛能—一心理訓練技術》.
[2]葉圣陶教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