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農村學校學生上初中時才接觸英語,這就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智力開發晚,沒有在最佳時間段形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沒有在小時候收集大量的詞匯,最終造成農村初中學生短時間內很難全部達到大綱所要求的水平。如何迅速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水平?這一問題就擺在了廣大農村英語教師的面前。筆者通過學習前人的研究和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給廣大同行些許幫助。
一、采用收放并重的教學方式,為英語課堂增添活力
在農村地區,英語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講授詞匯、語法、知識點等為主要目的,在整個課堂中以講授知識為切入點,在時間分配上采用滿堂灌輸來強化記憶內容。這不僅使英語教師感到教學任務大,教學重點多,費時費力;而且學生學起來也覺得難;并且學生對每一節課的一貫教法感到乏味,沒有樂趣,天長日久,就對英語課堂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我認為應用收放并重的教學模式來教授內容,可以為英語課堂增添活力。開放式教學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安排時間,設計教學過程和方法,安排學習活動的搭檔,創設活動的主題。不是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來授課而是根據實際因時而變。比如,根據天氣、節日、隨時發生的事件來確定對話主題,也可根據課堂實際或學生的基本情況來改變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真實的環境中開展對話練習,使學生對英語課堂不再感到枯燥,而是產生依戀,興趣倍增。但開放式教學不是“放羊式”教學,并非讓學生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開放要適時適度不可偏離教學目標這一中心。
二、采用聽說為主。全面訓練的方式實現英語教學目的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并發展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為真實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學英語的最終目的還是運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實踐應以學生為中心。聽、說、讀、寫既是語言訓練的方法,也是語言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走聽讀訓練引路、優先發展聽說能力、逐步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道路,逐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三、英語課堂教學要有趣、有用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把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有力保證。也就是說,英語課堂教學的基調必須定位于“有趣”“有用”。“有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游戲、圖表、活動,以及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來使整個課堂動起來,在不同變換中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產生學習樂趣。“有用”是指所教授的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生活實際。除介紹外國或外地文化風俗、地域特點外。主要根據本地生活內容,對比文化差異,編寫出常用的對話,使學生方便操練,容易掌握。游戲是有趣化教學的常用手段,對促進英語教學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