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和地區醫生責任比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近年來,我國醫療事故頻發,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醫療事故發生后,對當事醫生的懲處力度太小,不能對其產生足夠的震懾,建議對責任醫生施以“重典”。那么,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醫療事故分別采取怎樣的處理方式呢?
我國1997年《刑法》增設了醫療事故罪,規定:“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從條文本身來看,刑法將醫療事故罪界定為業務過失犯罪,降低了該罪的法定刑幅度,上限僅為3年,普遍短于國外的規定;且規定中“嚴重不負責任”一語對該罪的成立條件作了嚴格的限制,加之醫療事故行政處理與司法訴訟銜接不規范的問題,導致司法實踐中以醫療事故定罪的情況極為少見。中國衛生法學會會員吳俊律師的說法也證實了這一點:“新刑法雖然增設了醫療事故罪,但我國當前司法實踐中,醫療事故刑事案件立案難的問題十分突出,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處理仍以行政處罰為主,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比例極小。”
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對于醫療事故責任主體的處理多采取批評教育從嚴、懲罰處理從寬的原則,依據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醫院的內部規定給予行政處罰——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執業證書,等等。比如2009年底,某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因處置良性腦腫瘤不當,導致患者死亡,當事醫生最終僅被處以罰款和短期停止執業的處分。
目前,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司法實踐中,對于醫療事故的處理,多采取比交通事故等其他業務過失更為寬宥的態度,極少以刑法規范醫療行為、以刑事責任追究醫療過失。
在美國,當被告醫師的醫療照顧質量或治療水平未能達到當時當地的水平因而發生診斷錯誤、判斷錯誤或治療失當時,通常被認定為醫療疏忽或不良執業,而以民法的不盡責處理,極少被提起刑事訴訟。除非因嚴重忽視醫學學理,或于治療方案的實施或選擇有重大過失,或缺乏使用器械的技術,或對病人未有適當的注意,致對病人的人身安全有重大的缺乏專業能力、重大的不注意或魯莽的漠不關心,方可構成刑事過失。但美國出現醫療事故致患者死亡,一般不按業務過失處理,而按過失殺人罪論處,刑期無上限。
德國根據刑法典以及《醫生責任法》,對醫療事故中確實負有責任的醫生,會根據情節輕重判處10年以下徒刑或者罰金。但實際上,法院處理的醫療事故刑事案件中,只有0.3%的案件醫生被宣判有罪而受到刑事制裁。
近年來,日本醫生被起訴呈現上升態勢,平均每年有15位醫師被刑事起訴,約為0.12位醫師/百萬人口。法界學者認為可能是由于1999年的兩起醫療意外事件(一是一位心臟病病人和另外一位肺腫瘤病人被誤認而做錯手術;一是一位護士因給錯藥而造成病人死亡)致使社會大眾擔心醫療過失增加所致。
臺灣幾乎是世界上惟一把醫療事故以刑事責任來處罰的地區。東吳大學法研所的實證研究指出,2001~2004年臺灣平均每3個月有一位醫生被判刑定讞;2000~2007年,全臺灣僅有的74名心臟外科專科醫生中,有6名被刑事起訴。臺灣醫療糾紛刑事訴訟案比率遠大于美國和日本,且近10年來臺灣的醫療糾紛移送案件數量增長3倍,2008年醫療糾紛移送案件有49件,其中21%判刑成立;另違反臺灣“健保法”被移送的重大違規案件也有10多件。對此,臺灣醫界不少人希望比照歐美,將醫療糾紛除罪化,以民事賠償為主,不要輕易就讓醫生去坐牢。
吊銷醫生執照是行政處罰中最嚴厲的處罰方式之一。但吊銷執照,在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意義卻不盡相同。在我國,執業證書被吊銷后,醫生經過一段時期的“緩沖”可以再次考取,意味著只是暫時失去了做醫生的資格。但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旦醫生執照被吊銷,則意味著該名醫生職業生涯的結束。
美國每個州都有醫務監察機構,對于不斷出現治療和診斷錯誤的醫生,該機構將沒收其行醫執照。在有約6萬名醫生的紐約州,每年都有100~200名醫生遭到沒收執照的處分從而丟掉飯碗。
英國對醫生實行資格登記制度。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是負責對醫生醫療疏失或犯罪行為進行裁決和處罰的專業法律機構,按居民區分布對醫生進行登記注冊。如果發現某位醫生有醫療疏失,醫生登記的所在管理局會根據相關法律條文委托另外一家管理局對其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報告,視情節嚴重程度對這名醫生作出處理決定。如果情節嚴重,管理局必須把其除名,并立刻通知醫生本人,通常這也就意味著這位醫生終生失去了行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