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方棟
(遼寧省大連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遼寧大連 116021)
遼寧省大連市擁有農業人口227.0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584.8萬人的38.3%。全市土地總面積12 5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萬畝,海域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 906公里。從2002年開始,作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大連市所轄甘井子區、金州區、旅順口區、北三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開發區、長海縣均被納入了無疫區建設,先后投入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項目建設資金1.12億元,初步建成了動物疫病控制、動物防疫監督、動物疫情監測、動物防疫屏障、獸藥殘留監控、畜禽良種繁育和畜牧業標準化七大體系。
1.從創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工作伊始,由各級政府分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畜牧獸醫、計劃、財政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共同組成的項目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領導和監督項目實施,解決實施中的重大問題,落實配套資金,監督資金使用,組織檢查督促驗收工作。各涉農的區市縣政府成立了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工作。
3.頒布了《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2007年,在大連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大連市10名代表提出的關于制定《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的議案引起了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會后,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審議報告。常委會在審議這個報告時,認為適時制定一部能夠充分體現大連地方特色的《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實可行的,對提升大連市動物產品國際競爭力,發展畜牧業生產,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并決定將制定《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管理條例》工作納入當年立法計劃。市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開展了多次的調研和論證,于2009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頒布了《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針對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建設,該《條例》依據國家《動物防疫法》的兩條原則性規定,結合大連市實際,擴展為38條,主要包括總則、無疫區建設、無疫區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內容,從預防本地疫情發生、防止外來疫情傳入做起,對生產者、經營者及管理者的行為都做了明確的規定。《條例》對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規劃、監督管理機構和技術支撐體系的條件、相關人員的培訓考核、經費保障、檔案資料、指定通道、警示牌的設置、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評估等作了具體規定。
4.根據國務院實行獸醫體制改革文件精神,遼寧省于2005年12月全面啟動了全省市、縣級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提出獨立設置動物衛生行政監督管理機構、動物防疫監督行政執法機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獸藥飼料暨畜產品安全監測技術支持機構、鄉鎮區域性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村級動物防疫組織五大動物衛生工作體系的意見。大連市在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創建過程中,根據國家《動物防疫法》和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組建了市級和區市縣級動物衛生行政管理機構,建立了官方獸醫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權、責統一,權、利分離的獸醫行政管理體制。
5.大連市在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創建過程中,建成了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8個區市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已建設化驗室和辦公大樓4 000多平方米,辦公大樓近2萬平方米。購置了各種檢驗檢疫儀器和設備約1 000臺、套(件)。同時市財政部門對全市87個鄉鎮畜牧獸醫站資金補助,進行工作場所改擴建,每個站的建設規模不少于200平方米。基礎防疫設施和快速檢疫、撲滅疫情能力基本上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以此為依托,全面開展免疫消毒、疫情監測和檢驗監督工作,在全市進行“拉網式”疫情普查,將3月、7月、11月三個月確定為集中強制免疫月,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做到了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確保免疫密度、免疫率均達到100%。同時,在大連行政區域內的交通要道、通關口岸設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對進出口動物及其產品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督檢查,堅決杜絕疫病傳入。
6.全市有89個鄉鎮級畜牧獸醫站,結合“無疫區”建設工作,由市級和各區市縣級財政投入技術改造資金,建成標準化鄉鎮區域性動物防疫監督所75個。基層鄉鎮區域性動物防疫監督所(畜牧獸醫站),徹底改變了過去僅靠一支體溫計和一個聽診器、幾個針管就為畜禽開方用藥的落后局面。鄉鎮區域所得辦公用房、場地、設備、儀器,免疫冷鏈系統等,達到畜禽疫病防治診療規范化,全面提升了基層畜牧獸醫系統三位一體公共服務水平。
7.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過程,促進了全市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規范化管理。村級動物防疫人員,長年身處一線,畜禽防治業務工作量大,十分辛苦,而且待遇不高,多是靠診療收入維持工作和生活。隨著農村各種大小畜禽養殖戶不斷增多,為了管理好、使用好村防疫員,發揮基層“防疫尖兵”作用,大連市在村級動物防疫員在招聘、管理、使用、考核、公益性補助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8.在2003年以前,大連市村級動物防疫員主要由當地各村民委員會聘用,工作干多干少與動物防疫標準沒有直接關系。市動監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上報市政府提出了對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給予補助的建議,2004年市政府出臺了《大連市村級動物防疫員補助管理辦法》,實行了村動物防疫員面向社會考核招聘機制。聘用的村動物防疫員,由鄉鎮畜牧獸醫站考核,報各區市縣動監局備案。根據當地的動物防疫的工作量,經考核達標后,每年給予每人3 000元補助,其中大連市財政支付1 800元,區市縣承擔1 200元。2010年增加到5 000元,其中,市級財政擔負3 000元,縣級擔負2 000元。據統計,大連市農村有1 438名村動物防疫員,所有選聘人員全部簽訂了《農村動物防疫員協議書》,明確了各自應該承擔的職責,村級動物防疫工作得到加強,任務得到很好落實。
9.建立動物防疫網絡電子化平臺,提高防疫管理水平。在農業部、市政府支持下,大連市建立了“全市動物防疫辦公網” 、“動標識電子化管理系統” 、“大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全市的市、縣、鄉三級共 251個動物防疫機構和組織實現了網上對接,同時還聯通省和國家的防疫管理部門,使大連市的動物防疫及畜牧新技術推廣工作實現了五級聯網,通過防疫信息化系統,每年收錄各類信息上萬條,上傳防疫報表近千份。為大連市畜禽標識網絡化管理和溯源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塑料吸管雖然并不是全球塑料污染危機中的核心,但如果人類社會能夠從解決這個小問題做起,我們距離生態和諧的目標就又近了一步。
10.加強“無疫區”創建和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宣傳。幾年來,大連市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開展答記者問、講座等方式,廣泛宣傳“無疫區”創建的過程和畜產品安全知識,讓全社會支持我們的“無疫區”創建工作,關注畜產品食品安全,通過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科學消費、安全消費。
1.按我國相關規定,對19種動物疫病實行控制,具體包括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傳染性水泡病、豬囊蟲病、牛結核、布氏桿菌病、馬傳貧、馬鼻疽、雞新城疫、禽流感、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馬里克氏病、雞白痢、雞白血病、雞產蛋綜合征、兔病毒性出血癥、鴨瘟。大連市無疫區建設的目標就是力爭使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禽流感這四種國家重點控制的疫病達到控制標準;而馬傳貧、馬鼻疽已達到消滅標準,其余疫病也基本得到控制,無臨床病例發生。
2.建成畜禽無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的“免疫接種無疫區”,當年達到無病例的要求;其它動物主要疫病達到國家控制標準;豬、禽、大牲畜總死亡率控制在4%、10%和0.8%以下。
3.通過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工作方案的實施,大連市畜禽疫病大幅下降,生豬、家禽、大牲畜死亡率分別下降到3.1%、7.6%和0.8%,每年減少農民直接損失2.5億元,每年因動物疫病引起生產性能下降,飼料和人力浪費,藥物消耗等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約5億~6億元。
1.建立和完善了《大連市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成立了市、縣兩級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應急預備隊和應急處置專家組,發揮了重大作用。幾年來,大連市各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按照職能分工成功有效的參與了大連市預防“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人畜共患病工作,有力地保持了城鄉人心穩定,社會秩序正常,地區經濟穩定發展。
2.特別是2005年11月,我省黑山縣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在各級政府正確的領導下,以市和各區市縣的動物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鄉鎮村級畜牧獸醫人員為“尖兵“,構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防控體系。他們日夜堅守在防控崗位,筑起一道抗擊禽流感疫情“防護”大堤,各方協同作戰,確保大連市無一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
1.在抓好無規定疫病區建設的同時,大連市大力推行標準化規模畜禽養殖。2009年,全市已形成畜禽標準化規模飼養場(養殖單元)870余處,擁有規模以上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119家,年加工產品收入140億元。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11家、市級22家;飼料企業143家、年生產飼料能力達250萬噸;擁有獸藥GMP企業6家。
2.畜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已形成無公害產地認證40個、無公害畜產品6個,綠色畜禽產品品牌18個。
3.圍繞“無疫區”和畜產品安全生產基地建設,在飼料配制、獸藥使用、疫病防治等方面,嚴格實行官方獸醫監管制度。全市標準化規模畜禽養殖企業已占到全市畜牧生產場總量的80%以上。
4.“無疫區”建設有利于東北腹地的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來大連市建立畜產食品外銷基地,擴大出口、增強大連市乃至東北地區的畜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1.大連市依據《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印發了《大連市瘦肉精等違禁藥品中毒事件應急預案》、《畜產品中磺胺類等獸藥殘留專項整治計劃》和《大連市飼料行業行規行約》,并制定了《大連市畜產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責任制》。
2.按照“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的原則,明確了市、縣兩級責任與分工。全市每年都印發宣傳單,“明白紙”萬余份(張),分發給相關生產、經營企業,采取行政監管和技術監測相結合的監控措施,對飼養環節實行全程監管,指導飼養者科學、合理、規范地使用獸藥、飼料。
3.市獸藥飼料監察所,按照國家、省、市下達的計劃,每年都及時和超額完成年度獸藥、飼料和畜產品安全檢測計劃和任務,為提高大連市畜產品安全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4.近年來,大連市主要食品抽樣檢測結果顯示:農畜禽產品平均合格率都在97%以上,其中畜產品中“三聚氰胺”在可控標準之內,“瘦肉精”等違禁藥品殘留檢出率保持為零出現。
1.在“無疫病區”的創建過程中,一些大中型企業紛紛引進了優良出口畜禽養殖品種,在飼料配制、獸藥使用、疫病防治等方面,通過官方獸醫監管,均嚴格采用標準化生產模式,規模化、標準化、生態畜禽養殖。據初步統計,到目前全市有70%的肉雞;30%的雞蛋;15%的生豬遠銷國內外。
2.幾年來,大連市相繼培育出“雪龍”高檔肥牛、“礎明”冷卻豬肉,“咯咯噠”、“洪家”、“牧康”雞蛋,“黑島”鴨蛋,“三寰”鮮牛奶和酸牛奶,“英納河”、“大成”“華都”、“龍成”肉雞、“報曉”地方良種大骨雞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品牌。
1.遼寧省政府于2009年12月25日,召開了全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認證動員會議,全面部署了遼寧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認證各項準備工作。
2.根據省政府要求,大連市成立了無疫區評估認證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還制定了《市無疫區評估認證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大連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認證工作已完成動員、培訓、自查等階段性工作。
3.最近,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認證市級驗收專家組對市本級和11個區市(除長海縣)無疫區評估認證工作進行了驗收。省畜牧獸醫局有關人員全程督導驗收工作,認為大連市通過創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工作,使大連市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動物防疫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配套法規制度進一步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明顯提高,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已基本達到無疫區評估驗收標準,省督導組要求大連市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為迎接國家評估認證做好準備。
4.動物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在畜產品國際貿易中,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最關鍵因素。國家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選擇出口量大、自然條件好、相對封閉、易于管理的大連市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是我國及大連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畜牧業和國際接軌的第一步,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意義重大。
5.大連作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性港口城市,無疫區是建設重要的國際性港口城市的必要條件,無疫區這塊金色招牌對我們大連十分重要,爭取早日通過無疫區示范區的國家評估認證,把大連市無疫區示范區建成人民群眾放心的畜產品安全生產基地,建成與國際接軌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