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剛王俊峰,陳 震
(1.太原理工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2.晉城市安全信息調度監控中心,山西 晉城 048000)
山西地方煤礦事故多發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李劍剛1,2王俊峰2,陳 震2
(1.太原理工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2.晉城市安全信息調度監控中心,山西 晉城 048000)
煤礦事故頻發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保證地方煤礦的安全生產已成為了各級政府的重中之重,針對地方煤礦安全生產的現狀,如何改變現狀,本文通過分析地方煤礦事故原因,從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
地方煤礦;事故原因;安全生產
從山西省政府部門的統計,資源兼并重組前單井生產規模達到9萬t/a以下的占60%以上,分布遍及全省。由于地方煤礦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開采工藝落后的特點,地方煤礦事故多發既有發展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但主要是資源條件差、基礎資料缺乏、投入不足、設備落后、相關的從業人員素質低等多種矛盾和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這也為資源兼并組重后煤礦生產帶來了較大的不安全隱患。
1.1 資源條件差、技術落后
我省地方煤礦煤炭資源勘探程度低,大部分地方小煤礦煤田地質賦存條件復雜,瓦斯、水、火、煤塵和頂板五大自然災害嚴重,加上安全裝備簡陋與開采深度不斷延伸,礦井自然災害威脅日趨嚴重。由于過去國家出臺的“有水快流”辦礦政策,地方煤礦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而多數地方煤礦生產力水平低下,采掘機械化程度不高,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藝落后,還有很多地方煤礦沒有實現壁式開采,仍然是炮采、人工推煤、裝煤。實踐證明,兼并重組后,由于以前落后的生產工藝造成的丟煤多、通風系統復雜等原因,使得很多礦井面臨著自燃和礦井水害的嚴重威脅。
1.2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裝備不完善
從安全投入比例來看,近年來,我國安全投入不足GDP比重的1%,而發達國家卻占到GDP的3.3%。由于投入不足,影響到安全裝備更新緩慢,甚至長期不更新,設備老化,直接給礦井安全造成威脅,礦井對災害的防御能力嚴重下降。在一些高瓦斯和透水嚴重的地方煤礦,由于安全投入不足,瓦斯監控系統不完善甚至沒有安裝監控系統,而且大部分地方煤礦無正規水泵房,排水供電為單回路供電,排水泵能力不足或配置不齊,排水設施管理差,抵抗水災能力弱。
1.3 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低,技術資料嚴重缺乏
煤礦的安全生產關鍵在于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的高低,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在煤礦事故中存在著“88:10:2”規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純屬人為的,有10起是人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綜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難以預防的,即所謂的“天災”。而在地方小煤礦從業人員中,由于“就地取材”安排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他們的文化程度都很低,存在不打算局限于礦工這一種職業,“有機會一定改行”是大部分年輕礦工的真實想法。但在煤礦安全知識這方面比較貧乏,輕視規范操作,也不會加強學習。煤礦沒有配備足夠的相關專業人員使得礦井技術資料嚴重缺乏,很難為資源兼并重組后提供完善的資料信息。
2.1 完善煤礦安全法規,制定切實可行的地方煤礦法律法規
隨著國家安全生產法制體系的完善和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自律機制的形成,通過持之以恒地開展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地方煤礦企業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和扶植下,影響煤礦安全發展的諸多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實現煤礦企業的安全發展。目前,我國針對煤礦安全已形成了以《安全生產法》和《礦山安全法》為主干的較為完整的法律體系。但由于地域性的差異,山西煤礦本身的一些特點,存在著很多相關法律不能面面俱到等許多問題。因此,國家應因地制宜加緊制定切實可行的地方煤礦法律法規,省級部門也應適當輔助制定適合省情的相關法規,進一步完善煤礦的安全法規,使之能適應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礦安全生產的需要。
2.2 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整治的力度
煤礦安全投入是煤礦生產成本的一部分,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掌握經濟規律及其杠桿作用,實現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勞動作業環境,加大安全所需要的投入,以最小的安全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安全生產是技術性、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安全生產必須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安戰略。
要繼續抓好地方煤礦的安全整治,及時更換陳舊落后的設施設備,提高煤礦的綜合防御能力,落實安全設備的改造項目,完善井下通風和瓦斯煤塵監測系統等。
2.3 注重安全教育培訓效果,提高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的素質
煤礦企業應該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以人為本的核心文化,全面提高煤礦職工的素質至關重要,千方百計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由于地方煤礦的大量農協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解決人員素質的最主要的途徑,形成省、地方、煤礦三級的培訓制度,定期考核,切實提高受訓人員的素質。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同樣要定期接受培訓充實自己,樹立學習型煤礦,強調“以人為本”,安全生產要達到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地方煤礦的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弊病,給資源兼并重組后的煤礦企業生產帶來不安全隱患,甚至是滅頂之災。研究地方煤礦的生產特點及事故發生原因,尋找規律,讓兼并重組整合后對所接收礦井的重大安全隱患由暗變明,做到了如指掌,底數清楚,防范時能夠突出重點,治理時可以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使煤礦兼并重組整合工作的安全健康發展。
[1]尹培奇.試談解決小煤礦問題的途徑[J].煤礦安全.2006.2.
[2]薛鵬燕,李海鵬.對中小煤礦礦工的若干思考[J].科學之友.2005.12.
[3]鮮林.現階段小煤礦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煤礦安全.2008.3.
The Cause Analys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sesters in Shanxi Local Mines
LI Jian-gang1,2,WANG Jun-feng2,CHEN Zhen2
(1.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 030024;2.Safety Inspecting Center,Jincheng Shanxi 048000,China)
The disesters frequently happend in small coal mines has induced the society and government to pay attention to.Based on the sit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isesters in local mines and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local coal mine;cause of disester;safe production
TD315+.1
A
1672-5050(2010)03-0035-02
2009-11-18
山西省軟科學項目:編號2009041041
李劍剛(1973—),山西晉城人,在讀工程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安全監測及管理工作。
劉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