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絲綢行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很大。2010年是《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第二年,也是繭絲綢行業能否順利走出低谷的重要一年,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國際因素。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復蘇,2010年形勢可能總體好于2009年,但經濟復蘇的基礎仍比較脆弱。從有利方面看,近一段時間世界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好的跡象,主要經濟體出現好轉,特別是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加快,將有利于國際市場對高檔絲綢產品消費需求回升。從不利方面看,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將持續,金融風險并未完全消除,國際貿易進一步恢復存在不少障礙,世界消費水平特別是高檔消費品需求還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另外,不斷更新的貿易壁壘與加劇的貿易紛爭將成為工業品出口的絆腳石,而人民幣升值壓力的不斷加大也將不利于我國絲綢商品的國際市場競爭,這幾大因素交織可能阻礙絲綢工業出口的快速回升。
二是國內因素。2010年中央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攬子計劃還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將繼續發揮作用。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繼續完善,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使工業企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品種質量和管理提升,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有所提高,工業經濟發展的活力將繼續增強,由此帶來的更為寬松的經濟環境將有利于繭絲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步伐,促進行業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仍然較大。2010年,全球經濟復蘇將引起資源品和能源需求的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國內油價調整后,水價、電價、燃氣價、供熱價等資源品價格也存在上漲可能,導致工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預期加大。同時,長期以來絲綢產品成本價格倒掛,原料暫時性短缺必然帶動繭絲原料價格高位運行,如果價格上漲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工業品市場無法向下游環節順利疏導出去,再加上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上調預期可能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和信貸成本提高,將進一步擠壓企業有限的利潤空間。因此,在出口市場尚未完全回暖的情況下,作為以外向型為主的絲綢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大困難。
四是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1年來,為促進包括我國繭絲綢行業在內的紡織行業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制約我國繭絲綢行業發展的瓶頸和薄弱環節在短時間內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在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自主品牌和營銷網絡建設滯后、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不完善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繭絲綢行業要實現規劃確定的調整和振興目標任務依然艱巨。
(中國絲綢協會特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