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養殖戶對產乳中的奶牛的行為對產乳效率的重要性具有共同的認識1。然而以此為目的的研究幾乎沒有。幼畜和人的關系、擠乳者的技能對以后的產乳中牛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影響2。W i11is3在觀察產乳中牛的行為時報告如下:產乳期間,由于常時間使其收縮乳房和腹部肌肉,體重的重心也由后方向前移動,為踢腿做好準備,他把其稱之為FSK 反應(F1inch,Step and kisk)。FSK 反應可作為檢測刺激程度的一項指標。FSK反應的80%以上是飼養者和牛的緊密接觸時產生的。然而擠乳者和家畜間在長期的生活中如能建立良好的關系,牛來自擠乳者的恐慌遠小于同種生疏群,從而降低FSK反應的發生頻率。
在哺乳動物中,分娩后的不久來自母親和社會的愛的關系很快就確立了4。相反,來自后代對母親的愛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A1exander5有這樣的報告,新生兒的羊水對母羊產生對子的愛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分娩后不久由于人的存在及幫助可使母愛的進展速度加快。
從60頭荷蘭黑白花、蒙貝利亞及具有二者血統的群中選出10頭未經產牛組成實驗群。在預定分娩期的一周前,將實驗牛飼養在能定期觀察的觀察室邊的分娩室中,實驗前為了使牛盡快熟悉產乳間的環境,在分娩前分幾次將其導入。將10頭未經產牛隨機選取各5頭做以下處理:
(1)無輔助組:觀察分娩時,對牛不實行輔助。
(2)輔助組:觀察分娩時,對分娩后的最初1小時實施輔助。
輔助是實驗者停留在離牛5m處,以后逐漸接近。把從子牛得到的羊水均勻地涂滿雙手。假如實驗者在接近牛時如果牛很平靜,實驗者伸出雙手一邊讓牛嗅一邊接近牛。相反牛對實驗者的接近有恐慌時,實驗者停留在5m處,之后每5分鐘重復接近。
實驗牛在9月和10月時分娩,分娩之后第二日將母子分開,母牛為了產乳而加入產乳群。牛每日分早晚兩次擠乳,擠乳中和人的接觸主要來自從放牧場到產乳間及出入休息室時。在產乳的最初17及21周,每周記錄一次每頭牛的總產乳量。
牛分早晚(6:00 和 15:00)二次產乳。觀察每頭牛最初4次的產乳,第2周的2次產乳(早晚各一次)、之后第3周到第8周每周觀察一次,即全部8周間合計觀察12次產乳。3個擠奶人中2人是實施擠乳,觀察者是立于產乳牛的3m處。FSK反應和SF反應(連續踢)的次數是通過乳房的清洗、產乳器的連接、產乳器的清洗消毒而記錄的。同時記錄休息室的進入順序、產乳器的安裝次數、乳量。這時需注意的是為防踢對后腿進行安全裝置,即對產乳中的牛一部分或全部固定后腿及尾。
對2個觀察期間 (1-6次和7-12次)的平均值,正規分布的場合利用分散分析,非正規分布的場合利用Kinska1-wa11is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復數的參數間的相關性采用相關分析來進行。
無輔助區的1頭牛因剛剛出生4周的子牛的需要,進入產乳群較晚,因觀察數據不足而淘汰。無輔助區的牛分娩時不需要人工輔助。
在輔助區的5頭牛中有4頭牛允許實驗者的接近,并頻繁地嗅實驗者的雙手,另一頭牛后退只容許實驗者接近到其身體前的30cm處。
無輔助區的牛群比輔助區的牛群最初的6次產乳的觀察及和人的接觸間,FSK反應的數量明顯增加(表 1.P<0.05)。

表1 前6次和后6次2個處理間產乳中的行為
然而在后6次的觀察中2處理間無明顯差異(P>0.05)。 全期間(12 次觀察中)FS 反應無明顯差異,產乳時間的差異也不明顯。
通過觀察最初的6次產乳,個體間的原因使擠奶器安裝次數增加(P<0.05,見表 2),

表2 2個處理中對牛的特別輔助項目
特別的輔助在產奶次數間的差異明顯接近5%。再有,最初6次的觀察期間,無輔助區比輔助區的牛產乳期間人工輔助是必要的(3/4對0.5,X2=5.9,P<0.05),而后6次觀察期間差異不明顯。2區間產乳量方面分別為5.7±0.16和4.7±0.90kg和預測乳量間無明顯差異。
2個觀察期間 (泌乳最初的2周和其次的6周),各群的牛在和人接觸中FSK反應、FS反應、擠乳器脫落的次數、擠乳器的安裝次數、人工輔助的百分比方面的有意差是明顯增加的(P<0.01,見表1和表 2)。
牛的產乳量和人的行為間的相關系數用表3顯示。

表3 乳量和榨乳者的行為間的相關系數

1Critical values for r1υ=7;0.666★,p<0.05;0.798★,p<0.01r1υ=7 的界限值;0.666★,p<0.05;0.798★,p<0.01
牛的行為和產乳量間有很多的相關。相關系數明顯趨向于5%水平。例如:產乳量(1-6和7-12及21周)和人的接觸中的FSK反應 (7-12周的觀察)、擠乳器的脫落次數(7-12周的觀察)兩者間負的相關大于0.5,將尾和后腿固定的產乳次數和產乳量間存在有意的負相關。相反,安裝防踢護具的牛產乳次數和產乳量間存在正的相關。
考察:這個最初的研究結果,分娩時由于人的輔助及存在而使得初產牛的FSK反應數減少,即恐慌的表現減少。Hudson和Mu11ord6有這樣的報告。母牛對剛剛出生的子牛的愛撫是在分娩之后快速建立的。正因為如此,以前家畜社會的紐帶關系在建立中幾乎對人是不恐慌的,這一說法也只限于牛和人之間的接觸,通常母子之間是不存在有這種強烈的愛。接觸使得牛和人之間產生出愛的關系。
2周的產乳后,無輔助區和輔助區間牛的FSK反應無明顯的差異。在觀察的7-12周,無輔助區的FSK反應數明顯減少,其原因是產乳中對人的恐懼反應的馴化的結果。也可以認為在無輔助區的牛,在觀察的7-12周有38%的牛安裝有防踢護具(輔助區的牛有17%安裝防踢護具),因此FSK反應數減少。
無輔助區的牛在觀察的1-6周的產乳中,需要特別輔助的牛比輔助區多,從而接觸人的機會增加了,使得牛的FSK反應數增加。然而,在最初的2個處理間的相關沒被認可(r=0.1980,v=7,P>0.05)。處理間產乳量的差異是不存在的。W i11is3通過實驗報告如下,將10頭牛在5日中分成3個處理,乳量在FSK反應最高的第2個處理中最低。即乳量和FSK反應有著負相關。從本研究的結果看,對于這個相關的結論給予支持(例如:安裝防踢護具的產乳回數和產乳量間存在有意的正相關)。在本實驗中幾乎低的產乳量和高的FSK反應或高的輔助是緊密相關的。在觀察的7-12周,FSK反應和產乳量間約0.5一貫負的相關系數。尾和后腿被固定的產乳回數和產乳量間也存在有意的負相關。FSK反應激烈的牛,通過擠乳者被捕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原因因相關資料少還不能解釋,也許是對牛的行為擠乳者的行為與乳量有關系。這種關系應在更廣泛的領域進行研究。
分娩時由于人的存在使得后期產乳中牛的FSK反應降低。在產乳的初期應減少給牛特別的輔助,以建立人與家畜間的關系,使得家畜對人類的相信程度,對其生長發育和提高產乳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應在更廣泛的范圍如牛的行為、產乳效率及乳量給予長期的觀察研究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1,Kilgour,R.,Cow behaviour during yarding and m ilking.Proc.5th Aust.M ilking Congr.,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S.W., Australia,Hawksberry Agricultural College,Richmond,N.S.W.,Australia pp.34-57,1974
2,Arave, C.W. and Albright,J.L., Cattle behaviour.J.Dairy Sci.,64;1318-1329,1981
3,W illis,G.L.,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inch,step and kick response and m ilk yield in lactating cows.Anim.Ethol.,10;287-290,1983
4,Collias,N.E.,The analysis of socialization in sheep and goats.Ecology,37;228-239,1956
5,Alexander, G., Husbandry practices in relation to maternal-0ffspring behaviour.99-107,1980
6,Hudson, S.J., and Mullord,M M.,Investigations of maternal bonding in dairy cattle.Appl.Anim.Ethol.,3;271-276,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