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建筑策劃(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這個詞起源于美國20世紀 60年代末期,英國稱“briefing”,日本稱之為“建筑計畫”。韋伯字典(1966)對 p rogram的定義是:程序計劃(a plan of poreedure)。而建筑策劃(Architecturtal Programmnig)是管理信息的程序,其目的是為了在相應的設計程序階段獲得適當的信息,為了在設計成果成形之前做出最大可能性的決策。
小婁巷地塊位于無錫市崇安區,是一處古街坊,占地面積約 21.3 km2。其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是知名度極高的歷史文化名勝。無錫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中就有關于小婁巷的記載。
小婁巷地處無錫市中心繁華商業區,商業價值十分巨大。然而由于原住居已被大雜院的方式代替,建筑群內分割復雜,幾經加建、改造,院落形式幾不可辨,加之年久失修,建筑保存質量較差。2007年無錫市崇安區政府決定,小婁巷地塊將根據總體規劃要求進行保護修復性改造,恢復歷史街區的傳統肌理,使其成為無錫市又一處頗有濃郁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的街區。預計整個街區的改造建設至 2010年完成,總投資約5000萬美元。
(1)小婁巷文化價值評價。狹窄的小巷,低矮的屋檐,掩藏在石庫門后的深深院落,隱沒在民居群落中的幽暗里弄……當無錫的市中心被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所填塞時,只有這里還存留著繁華叢林中最后一片古老而樸素的舊式民居群。這就是有著 900年歷史的小婁巷——無錫老城內唯一能代表無錫傳統風貌的歷史文化街區。
(2)小婁巷商業資源評價。小婁巷地處無錫市城市核心區——崇安區,崇安商圈是無錫商業的黃金地段。城市核心區的地域優勢,奠定了崇安區商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巨大空間。該區一份調查顯示,商業業態以中低端為主,缺乏高端商業。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近九成,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特別是近來發展迅速的創意服務產業。新一輪產業優化中,提升改造傳統商業和服務業,成為崇安的迫切愿望和首選行動。所以在小婁巷的開發中,高端商業開發是填補了這一區域的空白,同時創意服務產業強烈的人文色彩也適合這一歷史文化街區。
(3)小婁巷旅游資源評價。“太湖明珠”無錫是一座具有 3000年歷史的江南名城。無錫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無錫景色優美,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小婁巷地處無錫城市中心區,在無錫的旅游資源中,有著現代商業服務的歷史文化街區屬于稀缺資源。同時,近年國內發展方興未艾的創意產業,在無錫也沒有得到發展,政府迫切希望發展無錫的創意產業。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的自身特點都契合了這兩個發展的機遇。
進行規劃改造的目的是在無錫市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長三角創意產業的領頭羊和城市名片。讓無錫成為中國的創意搖籃,讓創意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最重要的是增添人文魅力,提高無錫知名度。將小婁巷改造為一整體高檔時尚創意園區,集創意文化、餐飲購物于一體,帶動周圍商機,牽動創意產業互動,是整個規劃的靈魂!除了吸引國內創意產業工作者設立工作室之外,計劃引進國際知名藝術家、設計師的進駐。各類創意設計業種,包括建筑、室內設計、家居產品、廣告、動漫、多媒體等相關企業、實業進駐發展,結合完整的創意產業鏈(上下游),達到塑造強大競爭力的目的,并進而創造經濟效應。政府管理部門的指導思想,以及政府所提供的支持,關系著園區建設的成功與否。是小婁巷文化創意產業園要成為無錫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構建“文化智慧創意中心”的關鍵。
主要發展創意業態組合:建筑設計、廣播影視、工藝美術、計算機軟件設計、動漫游戲、廣告設計、時尚設計、表演藝術、出版發行、工業設計。
小婁巷的保護規劃方案力求在保護、當地居民的獲益和企業的回報三方面找到結合點。一方面,建筑保護力求原汁原味,除了少量民居會賦予商業功能外,大部分建筑會改造成展覽和創意產業工作室;另外,將在臨近主要街道的一側,布置五星級高級酒店和 5A寫字樓,提升區域服務品質。
(1)地方性原則:建筑、環境充分尊重江南民居的傳統形式,創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布局形態。保持并發展純樸自然的建筑和街巷風格,統一新區和老區的建筑風貌,強調街商文化與服務功能的多樣化要求。
(2)“以人為本”原則:從環境行為心理出發,考慮外界和內心的相互關照,規劃巷道空間尺度環境宜人,符合使用者的行為心理,使其富有人情味。
(3)可持續發展原則:分期投資、分期建設。最大限度地使用綠色能源和資源,并充分考慮生態環保以及經濟的可持續性。
(4)重點突出原則:重要節點區強化處理,大力著墨以為標志。
(5)與時俱進原則:適當利用現代結構、現代材料、現代技術表現結構美、構造美和現代美。體現一定的時代感,賦予傳統形式建筑以新的內涵。
(6)靈活性原則:空間應有較強的適應性,靈活多變,能滿足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
(7)效益完善原則:項目建成后要使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得到兼顧。以達到多方的互利互惠。
(8)前瞻性原則:預測發展需求,考慮為今后的發展留有余地。
(1)保護性規劃。保護性規劃在對舊有建筑歷史充分考察基礎上,確定了保護等級。對周圍交通現有流量和未來發展做了詳細調研,在交通組織和停車空間布置上都做了前瞻性規劃。
(2)設計概念。在新建筑的處理上,將江南民居常用的幾種材料:灰瓦、白墻、青磚、木材,以不同的組合概念,拼貼于建筑表皮,新舊建筑形成了一種對話,表達了尊重歷史文脈的理念,延續了小婁巷的歷史文化。將小婁巷的街道模式、城市肌理抽象出來,應用在新建筑規劃中。小婁巷的街道是江南民居典型模式。高密度的房子、狹窄的巷子、古井古樹共同構成了小婁巷獨特的歷史風貌。在新建筑規劃中,這些元素成為設計的手法,從而在城市肌理上新舊建筑互相呼應。
圖1和圖 2是小婁巷建筑策劃部份成果。


[1]莊惟敏.建筑策劃導論[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2](英)史蒂文·蒂耶斯德爾蒂姆·希恩.城市歷史街區的復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