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耐霞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以人為本”是地鐵設計中始終遵循的設計理念。車站設計工作者應從設計細節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設計元素,體現了公共設施全社會共享的社會公平性。
本文以南京地鐵 2號線工程為工程實例,介紹地鐵車站內部人性化設施設計理念。
人性化設施范圍廣泛、體量小,但遍及空間的每個部位。全線應盡量與整體裝飾風格,與模數協調,統一造型、統一材質和色彩。統一設置原則與模數,有利于塑造整體的裝飾空間,使人性化設施與空間裝飾融為一體。當然,個別站點也可以結合該站裝飾風格做適當調整,以便與該站裝飾風格更加協調。
在人性化設施的色彩元素中適當加入線路識別色,另外,不同線路采用不同的造型與色彩,以體現鮮明的識別性。地鐵車站與同一條線上的其他車站以及不同線路的眾多車站構成繁復的地下軌道交通網絡,各條線路之間的識別性是地鐵空間裝飾設計必須體現的要點。
人性化設施的設置應與車站室內設計的概念相互協調,達到有機統一。
人性化設施的設置應以人的行為方便為出發點,通過研究乘客的行為模式,達到方便乘客的最終目的,符合車站乘客流線的有序運動。
人性化設施的設置要有利于車站的運營管理、有利于清潔保養、有利于維修和更換。
人性化設施主要包括盲道、地面上下車指示、欄桿扶手、防滑設施、垃圾桶、座椅、洗手間等。
3.1.1 盲道設計原則
盲道分為行進盲道及提示盲道,單位尺寸均 300mm×300mm。地鐵空間內的盲道應用于出入口、通道、站廳及站臺公共區,設計主要依據《城市道路和建筑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03)。盲道的選用應該有一定的可控性,合理布局,同地面地飾進行綜合設計,同環境裝飾色調協調,見圖 1。
3.1.2 盲道布置原則
設置盲道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殘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盡量減少轉彎,盡量避開檢修口鋪設,L字形走向的轉角應大于等于 90°。
所有地面交叉點及盲道轉向處的地面提示鋪面必須完整,或將圖案拼接完整。盲道應連續設置,距離障礙物(如樓梯起點、終點等)原則上應為 300mm,如有特殊情況可在 300~500mm間做調整。
在需要上行或下行的時候,盲道應鋪設至樓梯端處,并在距離端處 300mm的位置設與兩側樓梯扶手間距離相同寬度的雙層提示盲道,樓梯休息平臺沿上下行樓梯距離 300 mm處鋪設單層提示盲道,寬度與兩側樓梯扶手間距相同。根據地磚的鋪設方式,可做一定的微調。
在通道出入口、樓梯、升降梯、站臺等候區等位置應設提示盲道,告知視殘者需要到達的目的地和位置,方便殘疾人繼續行進或就地等候或進入使用等。
地面上下車指示引導人流從不同方向上下,提高運營效率。
3.3.1 欄桿、扶手設計原則
欄桿和扶手是建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體建筑的藝術風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南京地鐵線網中各條線的欄桿和扶手統一采用 1~2種形式。主要選取簡約、光潔,現代感的玻璃、不銹鋼組合的欄桿扶手。設計上多從安全考慮,既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與裝飾性,也易于清潔。
水平圍欄高度一般為 1150mm,可根據具體情況在1200mm~1100mm間調整;上行或下行時,圍欄與自動扶梯扶手平行且高于自動扶梯扶手 150 mm。樓梯扶手,應保證水平延伸尺寸大 300mm。樓梯扶手連續設置,同時兩端向內拐到墻面,距端頭 100mm的位置應貼附盲文。
3.3.2 欄桿、扶手設置原則
(1)通道樓梯扶手。采用實體圍欄,通道靠墻一側將扶手直接安裝在墻面上。圍欄外飾面材料與墻面裝飾材料相同。
(2)站廳至站臺樓梯扶手。地下站及地面站采用玻璃圍欄。高架站采用玻璃欄桿扶手。個別站建筑設計中需要有中間欄桿分隔上下人群。
(3)站廳分區欄桿。分區欄桿為成品玻璃和不銹鋼構件現場組裝。距閘機 50mm處開始安裝,距墻50mm。
3.4.1 設計原則
根據車站的規模大小、人流量等綜合因素確定設置座椅的數量。每一條線的座椅形式風格統一并與整條線的設計風格協調一致,使之成為體現車站識別性的手段之一。
3.4.2 設置原則
座椅主要設置在站臺等候區,對人流阻礙最小的位置,并可考慮與綜合咨詢牌或墻面相結合。
大型的換乘車站、人流量過大的車站不建議設置座椅或在設置時盡量避免對人流產生阻礙,同時應考慮在緊急疏散情況下不應對人流產生影響;采用堅固的石材造型座椅,既耐久又與車站主題相呼應,見圖 2。

圖2 盲人導向帶
3.5.1 設計原則
地鐵車站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垃圾箱,垃圾箱形式也可以成為體現軌道交通識別性的元素之一。
3.5.2 布置原則
在ATM機旁邊擺放單桶垃圾桶;在各個通道出入口樓梯、站廳各出口、站廳及站臺樓梯兩側、站臺樓梯相向設置時,樓梯兩側分別放置分類垃圾桶;兩樓梯間距離超過 40m則增設兩個垃圾桶,相向放在柱子旁或有座椅的情況下放在座椅一側。
公用電話應全線保持統一,與空間中其他設備設施協調整合設計,外觀形式、用材面與整體風格手法相一致,裝飾設計提出基本要求和造型設想,由專業廠家制作。
靠墻設置,具體視各站點不同設置部位實際情況而定。
建筑設計中沒有設無障礙專用廁所時,在男女廁所中應各設一個無障礙隔間廁位。
廁位門扇向外開啟后,入口凈寬不應小于 800mm,門扇內側應設門拉手。小便器兩側和上方應設寬度為 600~700 mm,高 1200 mm安全欄桿。坐便器高450mm,兩側應設高為 700mm,水平抓桿在墻面一側設置 1400mm垂直欄桿。
洗手盆兩側和前緣 50mm應設安全欄桿,洗手盆應有1100mm×800mm輪椅者使用面積。

圖3 方便乘客購物的小商場
地鐵車站除了為乘客提供乘坐地鐵必要的服務設施之外,還為乘客提供一些如購物、休憩等設施。地鐵一期工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為乘客提供了很多方便的服務設施,見圖 3、圖 4。
總體上看,南京地鐵 2號線一期工程人性化設施的設置與車站室內設計的概念相互協調,達到有機統一。我們修建地鐵的目的是為乘客服務,其設計要以人為本,因此,后續的軌道交通建設中應進一步總結工程經驗,以便更好地做好各種設施的布局設計。

圖4 站臺的飲水設施
[1]GB 50157-2003地鐵設計規范[S]
[2]JGJ-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S]
[3]CJJ14-2005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