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英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校園道德品質教育滑坡的原因以及由此帶來的后果。同時對如何加強與改進校園道德品質教育進行了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途徑。
【關鍵詞】道德修養;文明禮貌;傳統;觀念
我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上“禮儀之邦”的美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德育作為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近二十年來,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急劇轉型,出現了新的現象與思潮,極大地沖擊了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普遍認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下降的趨勢,管理起來困難重重。
近幾年,從中職學校走上社會的部分畢業生,由于思想道德意識薄弱,與用人單位的素質要求不符,上崗后難以適應而被淘汰。一些不遵守單位規章制度、不懂文明禮貌、不守職業道德,還有違規違紀的現象時有耳聞。因此,學校的道德品質教育應采取相應對策。
一、 學生道德失范的種種表現
1、 校園中存在的不社會公德存在的不良現象。
時下,在校園中,很多學生不遵守社會公德,行為失范。在學校課室,墻壁和課桌上亂涂、亂寫、亂貼的比比皆是;有的學生滿口臟話,甚至漫罵老師;有的搞破壞;打架斗毆,甚至偷、搶、騙等現象十分嚴重;沒有學生形象,缺乏修養,中學生就有酗酒、抽煙,畸形怪異的打扮、超前的裝束等等。
2、 學生中出現了誠信問題。
社會上不誠信的不良風氣也影響到學生身上。學生在學習中“造假”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作業互相抄襲,考試作弊、欺騙老師同學等等。如果這些行為得不到糾正,形成一種習慣,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會是十分巨大的。
二、 沖擊校園道德品質教育的各種因素
1、外來不良思潮的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在引進了國外資金、技術、設備及管理方法的同時,西方的一些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的思想大量涌入,在我國流傳甚廣,嚴重地沖擊了人們的思想,各種不健康的、丑惡的現象甚囂塵上。對校園道德品質教育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廣大青年學生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對這些丑惡現象盲目模仿,造成了一部分學生行為舉止失當,嚴重的更是誤入岐途。
2、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給反道德現象的存在和滋長賜予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一個時期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整個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極大的削弱,使一些人本來就不高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下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大量出現。
3、 輿論導向的失誤,錯誤思潮泛濫,助長了個人主義思想和利己主義行為。
作為擔負著輿論導向重任的有關部門、有關媒體,沒有很好的負起正確導向的作用,放任錯誤思潮的泛濫,甚至在很多方面推波助瀾,助長了個人主義思想和利己主義行為,導致整個社會風氣的下滑,也影響了廣大青少年。
4、學校道德品質教育本身出現的問題。
學校道德品質教育存在著內容與形式老化,說教嚴重,與社會現實相脫節的情況,這些都大大削弱了道德品質教育的實效性。
5、家庭教育的問題。
現在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完全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有很多學生家長只注重文化學科的學習,忽視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修養。有的家長進行了一些不正確的灌輸和引導。有的家長自身道德品質、日常言行問題多多,給孩子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導致了一些學生不良思想與行為的發生。
三、 改進校園道德品質教育的對策
為了使教育更好地為社會建設服務,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思想品德的教育。
1、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優良傳統,尤其是有思想美德方面。因此必須在學生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將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修養與生活風格在新一代青年學生中發揚光大。
2、改變學校、家長的教育觀念
學校的全面教育由德、智、體、美構成。德是方向,智是才能,體是德、智兩者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還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要從根本上重視校園道德品質教育,不能再有任何的輕視。
3、改進校園道德品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自我道德修養。
雖然部分學生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氣,但大部分學生還是積極向上的,所以作為教育者要重視學生的這種主觀能動性,順勢而為,鼓勵學生進行自我道德修養。要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用贊揚、激勵等正面的方式充分調動起他們自我修養的積極性。
(2)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
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素質。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學校應該以多種各種方式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得學生能夠盡快地融入到社會大家庭中去,能夠在將來的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規范,為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3)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作用,首先應該是傳遞和發展人類文化,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其次是探索和塑造人類靈魂,促進人類的自身完善。以教師自身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具體表現,從而調節、控制和改造學生的身心結構和能力。
四、 結語
青少年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對他們加強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質教育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亡,因此必須加以高度重視。社會、學校、家庭都要行動起來,給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