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霞
【摘要】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藝術形式。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它包括的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都有著各自的不同的藝術特征和表現形式。但作為造型藝術,它們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基礎,即素描造型能力。素描作為培養素描造型能力的最主要手段而成為了學習造型藝術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素描;素描教學
素描是一種單色的繪畫形式,是培養造型能力的基礎,它既是為美術創作收集素材、表現構思的一種手段,又是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畫種。在現代美術教學中,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好素描,一是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二是應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不管什么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著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并受制于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舍、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我不主張在素描基礎練習上,采用變形的手法,在打基礎的階段,"變形"容易養成主觀隨意的習慣。但并不因此反對有些素描對物象的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強調乃至合理的夸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主要的,但學生的主觀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感受是來源于客觀物象的,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脫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即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具體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作畫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為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物象。這要求學生在開始一份素描作業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學生需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體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考慮到整體并逐步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另外,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于對局部的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作為習作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階段。應當要求學生在習作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整體,并為掌握整體而調整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
三、應本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素描訓練
不僅要有長遠的總目標,而且要有分段實現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在不斷循序漸進和適當重復的過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規律及其有關知識和技能并能得心應手地表現各種環境下的復雜事物。為了打好堅實的基礎,習作應以長期作業為主,這樣便于領會教師的指導,便于深入理解,反復校正和進行探索。教學上的嚴格要求也主要體現在長期作業中。教師要向學生說明長期作業的重要性,對各種不良傾向要及時加以糾正。同時,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業作為輔助,使寫生與構圖相結合,記憶、想象和速寫相結合,以避免學生在長期作業中容易出現的觀察力遲鈍以及畫面板、膩的缺點。習作的優劣還取決于觀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取決于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畫外功夫"要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使他們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它們的主張和特點。同時,由于有的學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觀察力會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騽t急于求成,時間一長就有種畫煩了的感覺。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做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把它修改過來。調整修改應本著整體的原則,反復分析研究,反復比較。
四、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即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
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愿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為創作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于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教師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于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于“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綜上所述,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只有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以后的繪畫藝術道路上才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