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霞
【摘要】目前進校的新生大部分出生在90年代,新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往的家庭環(huán)境、受教育環(huán)境、成長經歷、學習基礎等相差很大。生活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表現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環(huán)境適應不良、心理適應不良、人際交往適應不良、學業(yè)適應不良、自我定位不準確。
【關鍵詞】90后;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對策
一、環(huán)境適應方面
目前進校的新生大部分出生在90年代,他們成長于極其安逸的環(huán)境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跨入大學之前,從未離開父母單獨生活過。中學階段,住校的學生不多,生活方面的事務全由父母打理。而進入大學之后,他們進入了一個全新陌生的環(huán)境,正處于“斷乳期”。 他們沒有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旦獨立自主生活,往往會不知所措,出現適應不良,也就是“環(huán)境不適應癥”。
這時,德育工作者應注重加強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首先輔導員應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實際狀況,與學生深入溝通,特別注重對大學新生思想進行引導,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確立新的目標。引導學生盡快的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確立新的學習目標,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盡快適應環(huán)境。
二、心理適應方面
對于剛跨進大學校園的大學新生,面臨全新的環(huán)境,往往會出現心理適應不良,此時應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學生進行心理適應調適,順利度過這一關鍵時期。一是開展有效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大學新生入學初,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獲得第一手資料,這樣能增強工作針對性;其次是定期舉辦心理衛(wèi)生知識專題講座,講授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發(fā)展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優(yōu)良健康心理品質的方法,同時注重增加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二是開展有效心理咨詢工作,培養(yǎng)健全人格。首先要糾正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生對心理咨詢的顧慮與懼怕,其次保證心理咨詢作用的發(fā)揮。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對發(fā)現的問題要積極進行疏導治療,促進大學新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人際交往方面
對于剛從高中階段跨入大學校門的新生而言, 在進入大學前是緊張、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 環(huán)境相對封閉, 人際關系單一。而升入大學后, 面臨新的環(huán)境,一方面新生們具有強烈的自尊、認同和歸屬的需要, 渴望從朋友中獲得感情的共鳴;另一方面卻往往由于自我認知的偏差、以自我為中心、不當的價值觀、人際交往經驗技巧不足等原因, 在實際生活中造成人際交往困難。他們常常覺得人際交往非常吃力, 因而寧愿采取被動接受的態(tài)度。而這樣往往會阻礙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
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網絡,注重手足情誼。新生們因為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常常不能相互理解。其實只要善于換位思考,學會寬容、謙讓、互相幫助,就可很好地適應新的人際關系。例如,幫同學帶一份飯、提一壺水,在給別人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
四、學習方面適應方面
在高考的指揮棒下,中學教學方式還是流于進行“填鴨式”教學,長此以往,學生也就習慣于在這種面面俱到的教學基礎上開展學習。而進入大學,學習從被動式學習變成了自主式學習;其次是學習目標迷失,在進入大學之前,學校及家庭灌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讓孩子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就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目標。而考入了大學以后,目標得以實現,新的目標又沒有建立。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導致無所適從,出現適應不良現象。
因此加強良性引導將會受益無窮。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大學生的獨立精神。使他們學會從被動式學習變成了自主式學習。一開始就要樹立一定的學習目標,并且用學期總結、大學生校園生活規(guī)劃等進行自我激勵。使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對個人的未來負責。
五、自我定位方面
90后大學新生由于其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往往缺乏全面客觀的自我定位。進入大學校園,大學新生面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更多的課余時間,此時會表現出無所適從。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陶冶學生心靈。幫助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文藝晚會、體育競賽、辯論賽,舉辦各種專業(yè)知識講座,組織各種益智活動,班級集體郊游活動等。讓大學生參與其中,緩解不適應帶來的心理壓力,帶來身心的愉悅。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增進交流溝通。在各種活動中,使新生不斷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參考文獻】
[1].方宏建,張宇.高校學生工作概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8
[2].劉正堂.淺議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及對策.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3].張巖莉.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探析及管理措施[J].中州大學學報,2001,(3):76
[4]. “90后”大學新生.網上“摸清”新學校. 四川在線. 2008.12
[5].計琳.90后大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新生教育[J].中國教育報.2009. 9第7版
[6].何華莉.沙文.王陶.試析高校中的“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安徽大學電子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