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國
4年來,他帶領研發團隊共為公司研發新產品40多個,為公司培訓技術人員3萬人次,50多個建議被采用生效。
堀井恭之說他能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參加中國的國慶活動、與中國領導人共赴國宴滿心喜悅。但筆者發現,他對能為山東福田雷沃重工大馬力拖拉機的研發成功感到更加的高興。
66歲老驥,受聘來濰
腰板筆挺、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平易和藹,這是堀井恭之先生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已是整整70歲的他看起來只有50出頭,令人很難想到他已經是位古稀老人。
堀井恭之1939年生于日本大阪府界市,1962年畢業于大阪大學工業部機械工學院,獲博士學位。有40多年研發經驗的他曾任享有日本機械龍頭盛譽的久保田株式會社技術部部長、海外技術部部長、研究室美國分室室長、品質管理副總,是全球最高端農機研發人員之一。
談起為什么來濰坊,堀井說得很簡單:他只是經朋友介紹而沒有過多考慮就來了。但他知道,山東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發大馬力拖拉機,他剛從這個行業退休,肯定有用得著他的地方。
2004年春,已經66歲的堀井接受了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聘請,只身—人抵達濰坊,擔任該公司的總設計師,負責技術研發、員工培訓和海外市場開發等工作。
堀井來山東后,和領導、員工合作得很愉快很和諧。“現在,山東福田雷沃重工碰到的問題,很多是我以前遇到過或是尚未解決的。現在就等于給了我一個再研究解決問題的機會。”堀井繼續說,“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機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福田雷沃重工大馬力拖拉機應怎樣改進、發展?怎樣才能最好?我想我是有教訓、有經驗的。我現在的身體很好,還可以繼續在這個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
4年攻關,填補亞洲空白
4年來,堀井一直為福田雷沃重工走好“打造品牌,占領市場,贏得發展”路子,而無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雷沃重工起步之初確定的產品機型方向是適合農村承包責任制的小農業、小集團作業的小型機。堀井也認為,一個品牌的機器,應該是結合實際、大眾化、耐用、價廉、符合市場的機器。但他認為,應該有自己的主打產品。為此他建議福田雷沃重工轉型以大馬力機為主打品牌,并主持研發生產。經過努力,在雷沃重工10周年慶典時,推出了自主創新研發的國內首款達到歐Ⅲ標準的洲際平臺拖拉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雷沃歐豹TN2654拖拉機,填補了國內200馬力以上拖拉機空白,也填補了亞洲空白。在堀井無私幫助下,目前雷沃重工基于“四國四方國際技術戰略合作體”下的國內首款洲際版工程機械產品也進入試生產階段,向世界最大最先進的300馬力拖拉機努力。
在新產品開發上,堀井積極建議,雷沃重工與北大、山農大等20多所院校、科研院所進行了合作,進一步提升了雷沃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成功研發80t、200t、320t、1000t和1250t等系列產品,經權威部門鑒定,其綜合性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1250t履帶起重機實現了與國際品牌在該領域的技術同步,填補了國內空白。200t履帶起重機在與眾多知名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中投入使用,其良好的作業性能在施工中得到檢驗,標志著雷沃重工在工程機械市場實現了新的重大突破。目前,雷沃重工已經進入全國各省市市場,總銷量已經達到30萬臺。
項目決定權在市場,而不是領導
堀井說,2004年初來濰坊時,他發現中國大部分農機企業在決定技術研發項目時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決策方法,即領導決定開發什么,下面的技術人員就研究什么,這種脫離市場需求的研發模式是他十分不看好的。“在日本,都是下面的技術工作人員到處跑市場,調查、研究客戶需求,然后大家商量決定接下來開發什么項目,報給領導看。”堀井說這種“從下而上”的決策方式充分蘊含了客戶需求,產品開發出來肯定會有市場。
所以,在接下來4年多時間里,堀井除了帶領技術人員攻克技術難關外,還積極向企業灌輸“自下而上”的技術決策理念。
“對企業而言,要長久發展有最重要的兩點:首先必須確保產品質量,過硬的品質才能有長久的客戶;第二產品的研發必須面向市場,滿足客戶要求才是硬道理。”堀井說。另外在工作時間方面,他并不贊成加班,這樣會產生惰性,要求自己工作時間內必須完成,反而會提高效率。
堀井幫助企業開拓了國內國際市場,他帶領技術人員研發的6個主導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其中1250t履帶起重機實現了與國際品牌在該領域技術同步,填補了國內空白。堀井提出以區位調整求效益最大化、以高端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多元化戰略抵御市場風險等建議,令企業造就了在金融危機下仍然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24.7%的“神話”,帶領企業成功避免了危機。
談及成就,堀井說,這些成功絕不僅是他一人的功勞,所有與業務相關的人員都是“功臣”。他感謝企業給了他好的施展平臺,感謝多年來其他工作人員對他的支持與配合,是大家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功,比如說“友誼獎”是大家的友好合作才取得的,他只是代表大家來領這個獎罷了。
可是,濰坊人民對堀井的一點一滴都看在眼里。短短幾年,福田雷沃重工發展成為一家集工程機械、農業裝備、車輛業務于一體的大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航母”和總資產30億元,擁有員工近萬人的大型企業。這與來自堀井的無私幫助和努力是分不開的。4年來,他帶領研發團隊共為公司研發新產品40多個,為公司培訓技術人員3萬人次,50多個建議被采用生效。他把自己交給了雷沃重工,員工們為表達對他的敬意,給他做了個鐫刻著“吃水不忘掘井人,發展不忘堀井君!”的紀念物,把最高的獎賞送給了他!
從小喜歡風箏,幸與濰坊結緣
雖然已是年過古稀,但看起來卻十分矍鑠,堀井笑稱自己沒有任何老年病,遠離“三高”。“我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在這個氛圍下我會覺得自己也是一個青年。通常情況下,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看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士從眼前走過時,都會刻意避開不看,而我喜歡看,看到賞心悅目的女士心情好,也仿佛年輕了很多。”堀井的輕松幽默感染了周圍的人。
“我從小就喜歡風箏,在大阪我家附近有一個風箏博物館,我經常去看但很少有機會動手放,直到來到濰坊發現這里是風箏之都,我覺得這就是緣分。”堀井說,他經常去楊家埠看風箏和木版年畫、剪紙,有時間的時候還會自己動手制作,閑暇之余會去廣場放放風箏,雖然很少放飛“成功”。
“只要福田雷沃需要我,我就會堅決地留下來”,談到將來的打算,堀井依舊充滿激情。他說:“我已對濰坊產生了深厚感情,而且現在福田雷沃重工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我想留下來繼續自己的事業,為中國的農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