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工作組深入新蒙牧區指導抗災救災
本刊訊新疆塔城、阿勒泰和內蒙古烏蘭察布、錫林郭勒等地發生50年一遇的雪災后,農業部快速行動,積極部署,繼1月14日派出2個工作組后,1月22日再次派出工作組分赴新疆、內蒙古寒潮冰雪災害重災區,指導和協助畜牧業抗災救災工作,并看望災區基層畜牧部門干部,慰問受災群眾。
農業部赴新疆工作組冒著嚴寒,趕往重災區塔城市托里縣和裕民縣,實地查看冬牧場的雪情和受災情況,了解抗災飼草料儲備和分發情況。在齊巴爾吉迭牧民定居點,工作組對當地加大人工飼草料基地和牲畜棚圈建設,積極轉變生產方式,提高出欄率,增強抵御災害能力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今年牧區畜牧業工作中予以推廣。
農業部赴內蒙古工作組抵達烏蘭察布市受災最為嚴重的四子王旗后,克服交通困難,深入牧戶了解受災情況,立即協調飼草料調運。根據當地情況,工作組提出,飼草料購運要立足本地調節解決為主,統籌本地調劑和外地調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繼續加快牲畜出欄,采取“賣一保一”措施,確保最優質的能繁母畜安全過冬,最大限度減少損失。要利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渠道,充分宣傳牧民抗災自救技術措施。
四川力保農民增收9%
本刊訊近日,記者從四川省委農辦獲悉,四川省委已對2010年全省經濟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對“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四川將從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項目建設、勞動力轉移、農村制度創新以及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等六個方面采取扎實措施,促進農民收入較大幅度增長,確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9%的增長目標,逐步縮小與全國、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購買力。
突出抓好優質糧油、特色果蔬、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推廣“大園區+小業主(農戶)”的成功模式;繼續推進現代畜牧業試點提質擴面,推進標準化養殖。重點培育支持一批龍頭企業,引導和支持各地引進、培育一批起點較高的龍頭企業;繼續抓好“千點示范”,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由單一技術服務向強化銷售服務、強化統一經營服務轉變,逐步向實體性法人社轉變;積極推廣和探索土地或原料入股、“利益返還”、“股份參與”等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模式,提高農戶的參與度和受益面;支持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抓好“農超對接”試點;繼續在對口援建省(市)開拓農產品市場,大力培育農民經紀人隊伍和農產品營銷組織,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
河南重獎種糧大戶標兵
本刊訊日前,由河南省政府出資1500萬元購置的拖拉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獎勵給全省30位種糧大戶標兵和100個先進農機專業合作社。
來自全省各地的30名種糧大戶標兵和20家先進農機專業合作社代表,分別領到了價值數萬元的玉米收割機或拖拉機一臺。
2009年,河南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河南又遭遇罕見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災害,河南各地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應對,糧食總產達到1078億斤,比2008年增加了5億斤,連續四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連續6年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河南力爭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