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上司向你索取一份資料時,你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從容不迫地遞給他?當你需要一份信息時,是否滿文件夾地翻個底朝天?
一天,我急著去一個單位講課,但在整理文件時發現少了一份關鍵的表格。說它關鍵,是因為這份表格是我當天講課的主題,沒有它,我的計劃將被更改。于是就叫助理馬上幫我再準備一份。然而,10分鐘過去了,助理還在滿辦公室翻找,從我的桌子到她的臺面,從我的抽屜到她的文件柜,翻得慘不忍睹還都一無所獲,要命的是,約定出發的時間快到了,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她慢慢地找了。
類似的情況多得數不勝數,只要對單位的辦公室稍加觀察,大概都能看到:多數人的辦公桌上都堆滿了文件,有些辦公桌甚至雜亂得不堪入目。照理說,辦公桌是最重要的工作領域,如此雜亂則必定影響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職業形象。而且,文件的雜亂堆積不僅妨礙你注意力的集中,還會導致情緒緊張,思緒紛亂,以及增加查找的時間。
表面看來,造成“文件滿桌病”的原因,大家都會怪罪自己使用的辦公桌實在太小。但事實上,辦公桌的雜亂程度與辦公桌的大小根本無關,而是人為的雜亂。假如讓一個不講條理、思維雜亂的人使用一個小型的辦公桌,這個辦公桌會變得雜亂無章,即使給他換一個大型的辦公桌,不出幾日,這個辦公桌又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套用“帕金森定律”——“工作將被擴展,以便填滿可供完成工作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導出“文件堆積定律”——“只要有足夠的場地,文件的堆積也將被擴展,以便填滿可供堆積的空間。”
導致文件堆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一是管理者沒有受過良好的職業訓練,不具備相應的技能;二是管理者缺乏對工作的有效規劃;三是管理者邏輯思維混亂。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管理者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妥善進行工作規劃,分清矛盾主次與輕重緩急——將重要的事情記在紙上,將重要的資料放在手邊;根據工作規劃將辦公室或辦公桌分區分類,將文件資料一一進行標示并編號管理;堅持天天進行整理,訓練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從根本上解決“文件堆積定律”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