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什么時間,有了急事半夜也得起、病了也不行。不管什么時間,24小時手機不能關,剛想睡覺,一個電話來了,起吧,縣委書記就是這樣。
最大的官、最小的官
縣委書記職位不高,位置重要。
縣委書記是“最大的官”,也是“最小的官”。說最大,就是過去說的縣太爺,“郡縣治,天下安”,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都是我這個縣委書記要做的事,除國防、外交不涉及,只要中央有的部門縣里都有。說最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連生孩子、打架、誰家暖氣不熱等等“小事”都跟縣委書記有關系。我這個手機一天24小時不關,為什么?老百姓有什么事,給你發信息、打電話,書記,我們家有什么什么事,作為縣委書記都要管。
中國的縣情就是這樣的,包括計劃生育都得管。所以說縣委書記是全縣最有權的人,也是責任最大的人,也挺麻煩的。我覺得縣委書記首先得講政治,講責任,講奉獻。有時候一件小事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其他的工作。比如說我們縣里每年春節都要慰問,對困難群眾的生活困難要逐一排查,逐一解決。假如有一個人,不管什么原因凍死在街頭,那就是失職,是不能容忍的。當然,縣委書記一些小事、具體事兒什么都不管,縣里照樣能運轉,每天誰問你什么,你“嗯嗯”也行。縣委書記10天不去上班,這個縣亂不了。但是要做好就必須付出,必須講政治,而且要有統一的思想,統一的步伐,民生、穩定、安全,都是事。
我舉一個例子。2009年,張北搞了兩條河的治理。專家給我們設計的兩條河四公里,需要投資2.3億,相當于張北縣全年財政收入,我們就跟他認真地摳,包括一些設計的不合理,一米一米算,最后只花了1.7億就修了12.2公里。這差了多少,不負責能行嗎?
縣委書記也是一個高危職業,網上說交通局長、國土局長、公安局長、縣委書記,排官場十大高危崗位前4位,應該說誘惑確實很多。你畢竟是一方諸侯,很多人都瞄著你,如果你沒有奉獻精神,沒有防線,真是難以抵擋住誘惑。所以講奉獻就是要干事,而且不能在干事中去想個人回報。當然升官也可以想,但是不能想發財。權力就是責任,負責任就是對上級負責,對群眾負責,也對自己負責,你必須負責,你不負責不行。
干好小事,純粹做事
人家說干大事,我說縣委書記要干小事,要純粹干事,純粹做事。現在很多人干事不純粹,為什么?我們說思路,中央都替我們謀劃了,我們就是要去干。我覺得任何事都是小事的積累,所以要干小事。我在縣里老百姓常給我打電話,家里漏水啦、暖氣不暖啦,我也沒有煩這些事。這些就是小事,老百姓的事哪有什么大事,老百姓的事就是柴米油鹽的事,對于咱們來說是小事,對于老百姓來說是大事。我到張北縣以后,抓了幾件小事。其中一件就是縣城臟、亂、差的問題,有一些同志跟我說:“李書記,咱們這個城市就這樣。”我說“我就不信這個邪”。每天早晨起來六點鐘我就帶著班子成員一起去大街查衛生,連查了半個月,我感覺衛生確實做得不好,當然這也有城市化以后,我們人力、財力投入不到位的問題。我們就通過解決一個一個小事來提升工作的整體水平。現在我們縣城非常干凈,好多地方都到我們那兒來學習。所以,你必須去干事,把每一個小事抓好才行。包括縣里的工作,每一個人分擔一件小事,集小成大。而且在做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講求純粹做事,因為現在很多人做事不純粹。
心中有愛,眼中有人
一個干部離開了集體就什么都不是,離開了群眾什么也不能。你怎么能夠讓群眾擁護你?我覺得你要心中有愛,眼中有人,這是一種謙虛做人的態度,更是做一個縣委書記應有的品行,尤其是在對待老百姓上。咱們中國的老百姓最可愛、可敬,最容易滿足,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我舉一個例子,去年過年前我到一個老鄉家去慰問,是一個低保戶。到他們家之后,當時我們縣里給困難群眾免費發放過冬的取暖煤。我問她:“你們家分了煤沒有?”她說沒有。我說為什么沒有給您家?老太太說,村里一共分到五戶,都比俺家窮,先給他們吧。老百姓多么容易滿足,多樸素,多通情達理。去年6月8號半夜,我們那兒發大水,壩上發大水很少見,情況很急,怎么辦?是攔呢還是分洪呢?這時旁邊有一個村民跟我說,“李書記,你就大膽的把水往地里放吧,都是我們村的地,不怕沖。”當時正是深夜,壩上地區晚上真是冷,有一個老百姓,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是誰,看我穿的少,非把他的大衣給我穿上,說,“李書記,俺們冷慣了,你穿上吧”。說實話,想起這些場景,我從心里感到暖和。
我有時候在街上蹓彎,老百姓見了就說“李書記,多休息,別著急啊”。你說,多好的老百姓呀!你說你干一點事兒,老百姓就念你的好。其實,沒有老百姓什么事兒你也干不成。說句老實話,有多少工作都是老百姓在默默無聞地奉獻,沒有他們我們能做什么?我們張北縣搞了一個“張北因你而精彩”大型公益宣傳活動,把全縣各行各業的典型選出來,宣傳普通老百姓的感人事跡,我們要心中有愛,眼里有人。我覺得作為縣委書記,不可能一輩子在一個地方干,黨也不會讓你在一個地方一直干下去,但是任職期間,把你的活干好了,把“精、氣、神”留下來,“精神打不敗,困難就壓不倒”。
三樂、三難與三煩
縣委書記有三樂、三難、三煩。
“三樂”:一樂是受人尊敬,誰見了你都是笑臉。二樂,有權力運作的空間,自己的想法能付諸實施。第三個是自我價值實現后的喜悅感。給老百姓蓋起樓、修好路,老百姓生活好了,表揚你,雖然你只是決策的,工作是大家干的,但你內心也會特別喜悅。這是一種樂趣。
“三難”:第一就是融資難,確實缺錢,真差錢,因為縣里這一級,目前國家基本上貸款都特別難。第二個難就是拆遷難,這是天下第一大難事。因為拆遷,誰都想多補償一點。都有這個想法,有時工作起來確實難。第三個難,吃財政飯,過日子難。到了縣里才知道,求人的事比較多。
“三煩”:一是沒有自己的時間。不管什么時間,有了急事半夜也得起、病了也不行。不管什么時間,24小時手機不能關,剛想睡覺,一個電話來了,起吧!縣委書記就是這樣。二是接待,因為在基層,來的人比較多,不熱情不行。第三是人情世故煩。不回家老婆孩子不滿意,天天回家工作上又受影響,干部群眾不滿意。當了縣委書記,有時候親戚朋友同事都找你,你不給辦,就罵你忘恩負義,所以經常挨罵,這也是一煩。
(作者為河北省張北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