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城市會展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的服務行業發展迅猛,但也普遍存在空間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整合優化。基于產業區位理論和空間結構理論,會展產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但展覽、會議和節事三類業態各有側重。通過定量評價,發現青島各區市三類業態各具優勢,由此需要進行空間功能整合布局,形成“一區四園多節點”的格局。
[關鍵詞]會展產業;空間布局;功能優化;青島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0)03-0021-06
會展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的城市服務行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直接推動了商貿、旅游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一般認為,會展經濟對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直接和間接拉動效應可達1:9以上。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會展產業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會展場館及配套設施的建設與完善,青島會展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在促進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強城市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一系列問題也逐漸顯現,其中以空間布局問題尤為突出,既導致了市場混亂、產品趨同、競爭低效等不良后果,同時也反映出產業發展的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實現會展資源空間布局的優化整合,促進會展產業的區域均衡發展,對城市會展產業乃至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的意義。
一、會展產業空間布局的理論基礎
(一)產業區位理論
1.古典區位理論
古典區位理論由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和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共同構成。前者從成本最低的角度出發,在一系列的前提假設條件下,提出農業布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是運輸成本,因此決定運費的距離就是布局中的關鍵因素。后者認為區位因子包括運費、勞動費和集聚力等要素,應將工業生產吸引到生產費用最小的地點,同時還提出了運費指向論、勞動力指向論和集聚指向論,將影響布局的因素擴展到運費、勞動費和集聚以及它們相互間的共同作用上。
2.近代區位理論
20世紀40年代以后,區位研究從靜態向動態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規模的擴大,研究者發現,最小生產成本并不能完全確定企業的最優區位,成本最低也不完全意味著利潤最大化,市場因素對產品價格影響越來越大,區位分析也由生產擴展到市場,并且從單個廠商擴展到整個產業。
3.現代區位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產業布局理論進入了多樣化發展時期。現代區位理論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是一種立足于國民經濟發展,以空間經濟研究為特征,著眼于區域和城市經濟活動的最優組織,注重宏觀動態平衡的嶄新的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區位理論經過了從單一因素到多因素、從靜態到動態、從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從微觀經濟角度到微觀與宏觀相結合角度的發展過程。至今,區位理論對區域產業布局優化仍具有諸多直接或間接指導價值。
(二)空間結構理論
該理論始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在古典區位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各種區位理論的綜合,但其研究目標及著眼點與區位理論不同,它不是尋求單個經濟客體的最佳區位,而是從各種經濟客體在空間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作用關系中尋求各種經濟客體在空間的最優組合與相對位置,并考證它們在相互作用中隨時間的動態變化規律(見表1),對會展城市和會展經濟帶的布局發展和相互作用有著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會展產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分析
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是指對產業活動布局具有影響作用的各種外部環境因素。會展產業屬于現代服務業的構成部分,其經營方式不斷創新,日益向著國際化、網絡化和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其與常規第三產業或服務業產業布局的功能支撐因素存在著一定差別,這種差別決定著會展產業發展的區位導向和產業布局的調整,并更能凸顯會展產業本身的特征和發展趨勢。總體而言,會展產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等。但是不同的會展業態,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各自的功能支撐因素也不盡相同。
目前,會展產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展覽、會議和節事活動,由于這三類會展業態對配套設施、環境承載力、文化背景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空間布局的功能支撐因素方面也各有側重。
(一)展覽業
1.展覽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構成分析
展覽業作為會展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參與主體強調的重點各不相同。對展覽主辦者來說,展覽就是按照社會和市場需求,通過物品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的直觀展示來傳遞和交流信息,使參加者做出購銷決定,進行投資決策,或者從中學習、受到教育的經濟與社會服務活動;對于參展商而言,主要是通過物品的展示,吸引觀眾,與觀眾進行交流,以實現交易或宣傳的目的;對觀眾來講,主要是通過展覽所透露的各種信息,實現購買或接受教育的目的。綜合國際國內展覽業目的地選擇的標準,影響展覽業空間布局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基礎
市場是任何展覽選址時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主要指參展商所提供展品(產品、技術、服務等)的主要生產及消費市場,良好的市場基礎是保證展覽成功舉行的關鍵。考察一個地區的市場條件要全面考慮該地區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以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為例,雄厚的經濟基礎是展覽業得以發展最基本的條件之一。一般來說,如果展覽業所依托的區域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雄厚、市場環境良好,展覽業的運行也較好,綜合效益也相對較高;反之,則會走向衰落。國內外展覽業的發展實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產業基礎
展覽舉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廣和銷售,各種各樣的展覽會作為會展產業中的產品同樣應該適銷對路,其中,展會目的地的產業基礎是否符合展會發展的要求,目的地是否有強大的產業支撐是展覽業目的地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3)場館設施
與會展業其他業態相比,展覽業對場館設施不論是從高度和還是從廣度上都有著更高的要求,盡管只要天氣和氣候適宜,有些展會不但可以在室內舉辦,也可以在室外舉辦。隨著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大多數原有場館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必須進行改建和擴建,或者新建更高層次的場館。
(4)配套設施與服務
現代展覽能夠順利舉辦,廣闊的展覽空間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先決條件,隨著展覽內容的豐富和展覽產品的不斷創新,各式各樣的展覽會在選址過程中既考慮空間要求,又更多地將目光放到配套設施和服務方面,如交通、信息技術水平及住宿、餐飲、娛樂等。與此同時,各展覽目的地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爭相推出各項附加服務,以招徠更多的客戶。隨著展覽業展中有會、會中有展趨勢的增強,大型展覽在選址過程中首先要求展覽場館和會議場館要同時具備;其次,擁有良好區位的展覽目的地將成為展覽組織者的首選,這將極大降低參展商成本并為展會參與人員帶來便利;再次,場館周邊的道路交通設施等要一應俱全,展覽與會議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展覽不僅是人流更是物流的聚集,這就對與展覽間接相關的配套服務、交通等各個環節有更高要求。
(5)特殊因素
展覽舉辦地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治安狀況等都屬于特殊因素的范疇,它們對展覽的影響雖不明顯,卻也不容忽視,越來越多的展覽組織者在選址時將之納入考慮的因素中。 綜合以上各影響因素,無論是場館、酒店、交通等最終都可歸結到組展及參展成本問題上,因此成本是任何一個展覽經營者都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展會的舉辦成本是相當復雜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場地租賃費用,除此之外還包括交通、運輸、住宿、餐飲以及為展覽順利進行而支付的其他費用。展覽各項成本不僅與展覽目的地的經濟條件、物價水平和行業定價等有關,如果目的地在國外還會受到匯率等各方面間接因素的影響,因此,展覽目的地選擇是對各方面成本綜合考慮的結果。
2.展覽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權重分析
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課題組廣泛征求了相關專家的意見,確定了展覽業功能支撐因素的衡量指標。采用專家打分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隨即對每位專家對各項指標的打分求和,再用總和除以專家人數,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權重總和為1(見,表2)。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上述權重是對展覽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總體評價的結果,在實際操作中,不同類型的展會在空間布局時對以上功能支撐因素的考慮會各有側重,各因素的權重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如舉辦專業重型機械展對交通、場館的體量(如面積、層高等)和承重會有特殊要求,舉辦普通消費類展覽如服裝展、家電展時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尤其重要,舉辦高檔奢侈品展覽時高端客戶群是重中之重。
(二)會議業
1.會議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構成分析
雖然目前會展業的發展趨勢是展中有會、展會結合,但會議業與展覽業在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上有著顯著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標準,會議可以被分成許多不同的類型,但不論哪種會議,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一個合乎邏輯的出席群體以及適合這一活動的地點及場所,因此會議活動區位選擇或者說選擇會議目的地受到許多共性因素影響。
(1)設施條件
包括基礎設施與相關配套設施。所有會議都是在特定的空間內進行的,不同規模的會議,因為參加人數不同,要求的會議場所面積和座位數也不同。同時,為保障會議的正常進行,水、電、空調、音響、多媒體等往往是基本的會議設施;如果是國際性會議,同聲傳譯設備則必不可少。因此會議場所與設施是舉辦會議的必要條件。
除此之外,會議參加者往往會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需求,如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所以是否具有完善的配套設施,也是會議舉辦地選擇時必須考慮的重要條件。
(2)人文環境
所有會議的舉辦都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及與此相對應的舉辦方與參加者,而這往往與經濟、政治、文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經濟發達地區,大型公司及各種經濟組織眾多,各種會議包括發布會、訂貨會、企業年會等風起云涌;在政治中心,如首都、省會及各級政府所在地,政府間會議、全同及各級部門會議長年不斷;在科研文化中心,高校、科研院所林立,各種學術會議、培訓等也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3)可達性
會議舉辦,往往是人流的集散,因此優越的區位條件及便捷的交通設施,也是會議舉辦方及參加者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4)自然環境
許多會議,尤其是一些獎勵『生、公關型、培訓類的會議,在舉辦時往往把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旅游城市、景區、景點等作為首選,所以舉辦地的氣候條件、自然和人文景觀狀況等也是選擇會議舉辦地的重要條件。
(5)目的地形象
會議舉辦地的知名度、美譽度、社會治安狀況等也是會議參加者要考慮的基本因素。
綜上所述,成本是任何一個會議組織者在選擇會議地點時都必須考慮的,會議的成本包括會場、酒店、交通、娛樂、禮品等方面。當然,也并非成本越低越好,會議的類型、規模不同,所要求的場所、設施和服務各不相同,成本選擇往往是各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會議活動選址的過程中,如果說成本是出于會議舉辦者自身的因素考慮,觀光、娛樂設施等因素則是為了更多地滿足與會人員的各項需求標準而加以考慮和選擇的要素,對這些要素的綜合考慮決定了會議舉辦目的地的選擇。
2.會議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權重分析
采用與展覽業權重分析同樣的方法對會議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衡量指標進行權重分析,各項指標及權重見表3。
(三)節事業
1.節事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構成分析
作為會展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節事活動兼具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地區文化現象和經濟內容的載體,主要包括各種現代旅游節慶、商業演藝、體育賽事等等。影響節事活動目的地選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背景
以現代節慶活動為例,目前國內外節慶數不勝數,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節慶,往往具有鮮明的文化背景與產業基礎。如青島國際啤酒節的成功舉辦,離不開青島啤酒百年積淀的啤酒文化與產業基礎;北宅櫻桃節、嶗山茶文化節、沙子口鲅魚節、大澤山葡萄節等等都與當地的產業基礎息息相關。另外,節事活動目的地要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背景,要想使局部的區域性的活動國際化,節事活動必須能夠與當地風俗文化特色相結合,只有這樣節事活動才能真正兼具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2)基礎條件
組織舉辦、申辦現代節事活動,尤其是國際性的大型活動,如奧運會等等,需要有大量的先期投入,如申辦費用等,同時需要具備基本的接待參與人員、舉辦活動的技術條件和硬件設施及與之相關聯的場館建設費用、接待設施配套費用等,這就要求舉辦方(承辦方)必須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當然根據活動的規模和要求不同,各種條件也有不同的標準。
(3)市場規模
為了保證節事活動的人氣,舉辦地的區域人口規模,居民的參與程度、熱情、支付能力、欣賞水平,舉辦地的輻射范圍等,是節事活動尤其是商業演藝、體育賽事等選址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4)活動場所
任何節事活動都必須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舉行,所以場所是保證節事活動進行的一個重要方面。節事活動的場所與設施根據舉辦活動的性質、內容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是室內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如劇院、體育場、廣場、公園等。
(5)配套設施
成功的節事活動會吸引大量的人流,因此便捷暢通的交通條件、停車場所、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必不可少。
(6)組織能力
為保障節事活動的可持續發展,目的地除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征和較強的競爭實力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運作大型活動的能力。包括專門的組織機構、專業的人員隊伍、較成熟的辦節經驗等。
2.節事活動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衡量指標權重分析
采用與前文相同的分析方法,節事活動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衡量指標及權重(見表4):
三、青島會展產業空間布局功能支撐因素總體評價
根據表2、表3、表4中各類會展活動的功能支撐因素的衡量指標,在分析青島各區市各類指標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意見,以百分制對各區市的衡量指標進行打分,結果取整數,然后對各衡量指標進行加權求和,總分保留三位小數,并根據總分對各區市進行排名,分別得出青島各區市展覽目的地、會議目的地、節事活動目的地的衡量指標分析結果(見,表5、表6、表7)。
通過以上定量評價,可見青島各區市在會展業三類業態中各具區域特色和優勢,這對其分別在會展業發展中的重點領域選擇及未來青島會展業發展的整體空間布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青島市會展業“十二五”發展總體空間布局與功能優化研究
根據產業區位理論、空間結構理論等理論基礎,結合表5、表6、表7中各區市的得分及排序情況,可將青島市會展業未來發展空間布局總體規劃為“一區四園多節點”的空間格局。
(一)一區
一區即以市南區為主體的高端會議節事集聚區。依托區內高星級酒店和療養院密集、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等優勢,積極承接高端會議和文體賽事,發展高層次、高效益、高規格的會展業,將市南區打造成為集高端會議、經貿洽談、文體交流、旅游觀光、精品展示為一體的高端會展節事集聚區。
(二)四園
四園即以嶗山、城陽、黃島、即墨為主體的四個展覽業主體功能區,實行錯位發展,優勢互補。
嶗山區:以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為支撐,以消費類展會為主題的綜合性展覽功能園區。重點發展消費品類展覽,如汽車、家電、服裝等消費類產品展及綜合展。
城陽區:以空港機場為支撐,以高新技術和現代商務為主題的特色性展覽功能園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新材料、低碳技術、生物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高端制造業、大型制造業等高科技特色性展覽。
黃島區:以能源、基礎原材料、港口貿易、重型機械和制造業等為主體的專業性展覽功能區。
即墨市:以奢侈品展覽為主題的高檔、大型消費品類展覽、高端會議、節事功能集聚區。
(三)多節點
依托各區市產業基礎與文化背景,多點開花,全面布局,做大做強青島現代城市節事、展覽業。重點如市南區的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節、中國海軍節、青島音樂節、海之情旅游節,市北區的青島蘿卜會·元宵山會、天幕城及即墨路、啤酒街、紅酒街等特色街區的特色購物和節慶活動,李滄區的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四方區的海云庵糖球會等特色民俗文化節事,城陽區的紅島蛤蜊節、惜福生態游,嶗山區的青島國際啤酒節、嶗山山海休閑游、嶗山論道、沙子口鲅魚節、北宅櫻桃節和中國嶗山國際茶文化節,黃島區的鳳凰島文化旅游節、金鳳凰電影頒獎,即墨市的田橫祭海節、即墨黃酒文化節,膠州市的膠州秧歌節,膠南市的大珠山杜鵑花會,平度市的大澤山葡萄節等農業節會活動以及萊西市的一系列特色節會等。
[參考文獻]
[1]田甜,現代會展業空間布局分析[D]成都:四川大學,2006
[2]熊艷區域發展規劃基礎理論述論[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2000(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