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地方高校開設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學習課程是進行國防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大學生愛國熱情,提高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關鍵詞:地方高校;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課程實效
近年,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國防教育,地方高校相繼開設了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學習課程。那么,這些課程的開設對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及自身修養的提升有何積極影響?開設該課程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如何增強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課程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對幾所地方高校進行了走訪和調研。
一、地方高校開設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課程的意義
開設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課程是地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提高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可以促進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熟悉戰爭謀略,學習領導方法和藝術,并能從戰略高度去觀察、分析、設計和處理問題,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使大學生的智力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鍛煉和鞏固。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培養大學生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堅韌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質。有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作風,通過軍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學生養成正規、嚴格、慎獨的生活習慣;通過軍事隊列訓練,培養大學生雷厲風行、整齊劃一的作風和服從命令聽指揮的意識;通過軍事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觀念,加強其組織性紀律性;通過在班、排、連的集體形式的國防教育,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
二、地方高校開設軍事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地方高校開設軍事理論課程要立足實際,堅持普及與應用相結合。具體來說,要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三個重點。
1.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軍事理論教育的主線
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的核心,貫穿于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整個過程,加大保衛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的力度,使學生在接受軍事理論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愛國情操和奉獻主義。
2.突出中國國防、軍事思想、高科技戰爭三個重點
軍事理論課是一門綜合性和普及性較強的軍事知識課程,旨在系統地向大學生講授國防史、現代國防、軍事形勢、軍事思想、現代武器、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對理論知識教育,要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類,形成一個主干清楚、層次分明、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的整體。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中國國防、軍事思想、高科技戰爭三個方面的教育,使大學生掌握軍事知識,認識戰爭規律,預知未來戰爭的特點。
3.要創新軍事理論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軍事理論課教學應遵照教育心理學的原則,增強教育主體交互性的觀念,改變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導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堅持理論講授與直觀教學相結合,借助投影、幻燈、錄像和模型,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視聽效果,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要利用國防教育資源開展國防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大學生參觀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博物館等。還可以開展軍民共建活動,由部隊派出軍官和軍事訓練員,把軍營文化引入校園,以軍人的高尚品格吸引、教育和影響大學生。
三、地方高校開設軍事技能課程的主要形式
軍事技能訓練是目前地方高校進行大學生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軍事技能訓練要內外結合、虛實結合、主輔結合,以改善軍事技能培訓的效果。
1.內外結合
軍事技能訓練采取在校內集中組織實施或在訓練基地分批輪訓的形式。軍事技能訓練主要包括解放軍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和綜合訓練。通過軍訓使大學生了解掌握武器裝備、技術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并使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得到磨煉,增強組織紀律性,熟悉相應的戰斗動作,提高整體戰術水平。
2.虛實結合
要提高軍事技能訓練的質量,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既要注重啟發,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語言講解內容,增強授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掛圖、模型、多媒體課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將課堂教學與觀摩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學習武器裝備時,可采取現場教學的方法,組織參觀軍隊院校,參觀現代武器裝備和兵器模型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軍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主輔結合
在教學管理上要注重實效,將軍事理論和集中軍事技能訓練納入學生學籍管理體系,按照學分制進行管理,在發放畢業證書、授予學位上作出必要的限定,增強大學生參與軍訓的約束性。
四、建立地方高校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訓練有序有效開展的機制
一些地方高校對開展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教育不夠重視,沒有從建立強大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鞏固國防需要的高度去認識,沒有從實現中國人才培養戰略目標、造就高素質人才需要的角度去落實,有“圖形式”和“走過場”的現象,機制不完善,效果不顯著。對此,地方高校必須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在措施上完善起來。
1.建立教育聯系機制
把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保衛部(人武部)、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工會、團委等部門以及各院(系、部)納入國防教育辦公室成員單位,形成“以保衛部(人武部)和教務處為主,各院(系、部)齊抓共管”的國防教育機制。
2.建立監督約束機制
由專家、教授組成精干的指導小組,適時深入檢查、考核和檢驗國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盡快改變以往高校國防教育中存在的“有教學無考核評估”的狀況。同時,應制定和實行國防教育學分制,規定學生每學期應完成的國防教育課課時,并嚴格對學生進行考核。在學生畢業時,國防教育課與其他課程一樣對待,不及格者不能畢業。將開展國防教育情況列入素質教育驗收評估內容,進行嚴格考核、科學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不斷推進高校國防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3.建立日常教育機制
將國防教育與校園文化、課外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各種文藝形式使國防教育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使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增強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如把國防教育與各種節日、紀念日、雙擁共建的慶祝活動結合起來,開展主題教育;定期邀請軍事專家、學者或高級將領為大學生進行國防知識講座,或選擇當前國際、國內有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或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舉辦國防形勢報告會,開展國防形勢教育;舉辦國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征文活動等;利用國防日和國防教育周讓大學生走進軍營,了解部隊生活,培養國防觀念;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定向越野、射擊等國防體育活動;利用宣傳櫥窗搞好國防法規、國防知識、現代武器裝備和大學生軍訓情況宣傳,把國防法制教育融入國防教育之中,重點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增強大學生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
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課程的開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國防意識、綜合素質,而且對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在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將之提高到國家國防后備力量的戰略高度;措施上加以完善,采取內外結合、虛實結合、主輔結合的方法;建立教育聯系、監督約束和日常教育機制,這樣才能使地方高校軍事教育的實效性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魏純鐳.軍事理論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責編: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