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1985-2008年四川地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與進出口的時間序列數據為樣本觀測值,采用時間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川地區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出口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并沒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 四川;外商直接投資;進出口貿易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資(FDI)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重要的世界經濟現象,歷來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吸收外資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外商直接投資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帶動產業技術進步、擴大出口和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008年,四川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達到30.8842億美元,與2002年的6.5925億美元相比,增加了近4.5倍,進出口總額為220.3828億美元,其中,出口為131.0789億美元,比2002年的44.6919億美元和27.1145億美元提高了近5倍。而對四川的外商直接投資是否在對外貿易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的實證研究還不多。為此,本文主要采用時間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Mundell(1957)使用要素比例理論解釋商品的國際流動,而用資本邊際產量的差異解釋資本的國際流動,提出了貿易與投資替代模型。由于貿易障礙會對兩個國家之間的資本邊際收益產生影響,因此,貿易障礙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資本的國際流動或直接投資。由于這種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繞過關稅壁壘以便克服貿易障礙對資本效率的抵銷作用,因此,一般被稱為關稅引致的投資,關稅引致投資表現為投資對貿易的替代。Belderbos和Sleuwaegen研究了日本在歐洲FDI的影響因素,其結論也支持FDI和出口的替代效應。
日本學者小島清結合日本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互補效應的模型,他認為資本的流動不是由貿易壁壘引致,而且,外商直接投資可以提高東道國產品出口,并會在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創造新的貿易機會。Lipsey和Weiss使用了美國14個產業的截面數據發現存在積極的出口效應,并且發現,如果東道國為發展中國家,那么互補效應更為突出。
(二)國內文獻綜述
梁瑞以1994-2003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為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資的出口貿易效應。結果表明FDI對中國東部地區出口貿易的促進效應最大,西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影響不顯著。楊小玲和劉用明綜合運用了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多種方法,利用四川省1990-2007年間的數據,對四川省對外直接投資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省經濟增長、對外貿易和產業結構都有正向作用,但作用力度不大,并建議從營造外商投資環境和引導外商投資產業兩個方面來吸引優質外資。錢明霞運用協整拘束考察了江蘇省外商FDI與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外商直接投資有力地推動了出口貿易的發展,并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出口貿易效應的對策建議。
三、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效應關系的理論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極為密切,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一直是研究和爭論的焦點。從理論上講,國際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主要有替代和互補兩種,即國際直接投資可能減少(替代)貿易,也可能增加(互補)貿易。
Mundell提出了貿易與投資替代模型,Mundell通過研究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替代國際貿易的直接結果是:外商直接投資將會減少擁有比較優勢商品的生產和出口,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東道國則增加了該種商品的生產,同時,也增加了具有比較劣勢商品的生產,使得具有相對劣勢商品的進口減少,因此外商直接投資起到了削弱國際貿易的作用。
貿易與投資互補理論認為,一個開放的經濟環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一個經濟自由化的國內經濟基礎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后者被稱為“市場規模假說”。因此,國際貿易的大力發展可以創造更為開放的經濟環境,有利于增強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僅是貨幣資本的流動,還包括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及知識產權等相關要素的輸出,具有“擴散效應”,使得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國家從中獲得利益。投資于東道國優勢出口產業的外國資本,會促進東道國出口產業的成長,并可利用外商的銷售網絡迅速進入國際市場,擴大對外貿易量,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增長。因此,外商直接投資直接帶動了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發展,并通過技術溢出效應,提高生產率,擴大東道國的對外貿易。
四、外商直接投資與四川省對外貿易之間的實證分析
(一)建立模型
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資本多為生產性資本,當期的外商直接投資不一定能對當期的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的時滯效應。考慮到滯后效應的存在,建立FDI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的計量經濟回歸模型為:
其中,EX表示出口總額,IM表示進口總額,TT表示進出口總額,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資金額,μt 為服從正態分布的隨機干擾項,p表示滯后階數。
(二)數據來源
四川省1985-2008年的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新中國統計資料五十五年匯編》、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中國區域經濟數據庫》。
(三)平穩性檢驗
為了避免非平穩時間序列變量可能會產生“偽回歸”現象,必須對模型中所使用的每個時間序列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單位根檢驗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由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序列lnFDI、lnEX、lnIM、lnTT都是非平穩的,但其1階差分序列都是平穩的,即序列lnFDI、lnEX、lnIM、lnTT都是1階單整的。
(四)協整檢驗
由于序列lnFDI、lnEX、lnIM、lnTT都是非平穩序列,但單整的階數是同階的,因此,他們之間可能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本文采用E-G兩步法進行協整檢驗,檢驗方程(1)、(2)、(3)是否為協整方程,每個方程的滯后期由AIC信息準則以及相應滯后期的顯著水平決定。回歸方程的估計結果為:
lnEX=7.35 + 0.463lnFDI
(13.10)(8.23)
R2=0.755D.W.=0.359
lnIM=4.90 + 0.487lnFDI
(10.06)(13.34)
R2=0.890D.W.=0.896
lnTT=7.21 + 0.523lnFDI
(14.16)(10.25)
R2=0.827D.W.=0.406
用e1、e2、e3分別表示方程(1)、(2)、(3)的殘差,對殘差進行平穩性檢驗,如果殘差是平穩的,說明協整關系是成立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ADF統計量都大于10%的臨界值,說明殘差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說明協整關系并不存在,即lnEX與lnFDI、lnIM與lnFDI、lnTT與lnFDI之間不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換句話說,外商直接投資不是影響四川地區出口、進口以及進出口總額的因素。
五、結論與對策
通過本文的計量實證分析可知: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省對外貿易并沒有顯著影響。然而,綜述中提及的大部分文獻都證明外商直接投資對對外貿易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具有顯著的出口效應。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四川地區引入外商直接投資量的緣故。雖然近年來四川地區引入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率很高,但從引入規模來看,還顯得非常不足。正是因為外商直接投資引入規模過小,其對對外貿易所應有的促進作用就無法表現出來。
因此,本文結論所對應的政策導向非但不是對引入外商直接投資持消極態度,反而是主張大力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使其對對外貿易所應有的促進作用表現出來。由此,四川要充分認識到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省投資的決定因素,制定能夠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四川省的經濟發展,推動出口的增加。●
【參考文獻】
[1] 杜江.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分析[J].世界經濟,2002(8):27-30.
[2] 沈坤榮,耿強.外國直接投資、技術外溢與內生經濟增長——中國數據的計量檢驗與實證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1(5):82-93.
[3] 四川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四川統計年鑒—2009[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4] Mundell.R.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3):321-335.
[5] Belderbos.Sleuwaegen, Leo. Tariff Jumping FDI and Export Substitution: Japanese Electronics Firms in Europe[J]. 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 n ,1998(5):601-638.
[6] [日]小島清.對外貿易論[M].周寶廉,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7] Lipsey and Weiss,. R. Lipsey and M. Weiss,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4):488-494.
[8] 梁瑞.外商直接投資的出口貿易效應分析——以1994-2003年的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為例[J].經濟與管理,2008(11):87-91.
[9] 楊小玲,劉用明.外商直接投資與四川經濟發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2-16.
[10] 錢明霞.江蘇省FDI出口貿易效應的實證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9(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