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存在學習欠缺主動性,對未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等問題,教師應通過專業教學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在實施職業規劃過程中,會產生積極的內驅力,反過來對會計教學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現狀分析;職業生涯規劃;會計教學
2009年筆者有幸參與了會計班學生參加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工作,在整個輔導、引領過程中,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深刻地感受到職業生涯規劃對于中職學生的重要性,而進行了職業規劃的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變化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對會計專業教學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整個活動通過學生對自我的分析、形勢環境的了解認識,從而樹立專業學習的目標,并有步驟地加以實現等,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通過對會計專業體系學習目標的制定,讓學生更加認清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增強了他們學好專業課的信心。正是有了這種自我學習的驅動力,他們對學習的態度有了明顯改變,從而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學習。正是這種改變,使筆者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會計教學起到的積極作用。
一、中職生專業學習現狀的分析
會計專業因其有較強的實用價值、一定的技術要求、容易就業等特點,廣受報考中職學校學生的歡迎和選擇,在東莞市幾乎每一家中等職業學校都設有會計專業。但由于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尤其是金融危機下社會需求的減少、會計專業人才的不斷飽和、大學生就業標準的降低,讓中職生越來越感到就業的壓力。但是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把這種壓力化為動力,而是消極對待,對未來缺乏目標,對專業課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為了摸清學生的思想動態,筆者在本校會計專業學生中做了一次調查,主要針對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職業規劃等。調查結果如表1。
通過調查,發現中職會計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學習缺乏主動性,需要老師的監督
由于學生在初中時文化基礎比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求知的渴望不足,所以在選擇自己的專業時有些盲目,基本上不知自己喜歡什么,等進了職中的校門,才發現自己并不喜歡這個專業,因而缺乏內在的主動性,學習不講究效率,很多時候需要老師的監督才能完成學習。
(二)對未來缺乏目標,看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從而失去了奮斗的動力
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將來沒有目標,總是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很容易受別人的左右,感覺學與不學沒什么區別,總是被動地應付式地學習,而不是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沒有奮斗的目標,也就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就像一只船沒有目標的航行,隨意漂泊,是很難到達成功的彼岸的。
二、通過專業教學,幫助學生認清形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于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甭殬I規劃正是幫助中職生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計劃。實際上,職業生涯規劃是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通過對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職業目標而預先進行系統安排的過程。
所以在會計教學中幫助學生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方法。
(一)通過專業課的學習,讓學生首先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1.自身條件。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作為一名中職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經過努力是可以學會并能做好基礎會計工作的,大量優秀的畢業生已證明了這一點。會計班大多是女孩子、本地人,是比較適合做這一類工作的,所以要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專業,才會有動力去學,并且做到揚長避短,克服學習上存在的困難。通過規劃自己的三年學習,學到一定的專業技能,加上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等到畢業時,完全可以勝任一份會計工作了。
2.社會環境。社會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通過學習經濟學等知識,使學生學會了解社會和分析社會現象,掌握社會的動態,能夠根據社會的需求來約束自己,努力克服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激烈的競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二)在會計教學中結合專業特點,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會計專業對于剛進入職中的學生來講,是一個全新、復雜而陌生的專業,在會計教學中,教師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會計本身的系統性,幫助學生做好三年中職學習生活的規劃,既要有短期目標,又要有一個長期目標。
1.短期目標是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掌握會計基本技能。在職中的三年,除了掌握基礎的會計知識外,最重要的是學會會計專業技能,能聯系實際工作,做好手工會計和電算化的實操工作,另外一個就是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這是基礎會計人員上崗必備的條件之一,而且這些目標設定好后就要努力去實現,靠學生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長期目標是考取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擁有一技之長。一般學生畢業后就容易失去目標,那么就需要設定一個更長遠的目標,讓學生看到職業規劃的前景。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一條比較實用的路,學生在學校就要樹立這樣的長期目標,畢業以后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經過五至十年的努力,理論和實際知識都比較扎實了,對事業成功是很有幫助的。
(三)分步驟地完成,結合實際,不斷修正職業規劃目標
1.結合考證工作。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只要樹立了信心,認真踏實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是能通過的,通過考證,讓學生有一個實際的目標去踐行,也能增強他們自身的學習動力。
2.通過實習,掌握專業技能知識和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會計專業本身是與社會緊密相聯的,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而且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了解社會,多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更加有益。在校的模擬實習是學生掌握企業整套賬的途徑之一,通過手工實習,掌握一名基礎會計人員所從事的會計核算工作,增強責任感;通過到企業實習,了解社會的需求,企業經濟的運作模式,理論聯系實際,對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有效。
3.通過高考或成人教育,實現學歷的提升,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只有中職學歷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再進一步成長,沒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幾乎是行不通的,比如,有同學想成為一名會計師,而會計師必須要具備大專以上的學歷,所以更加堅定了他們參加高考的信念。有的因為家庭原因不能直接參加高考,也打算在畢業后參加成人教育,爭取在最短的時間拿到學歷證書,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職業規劃對會計教學的影響
實踐證明,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與管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切實可行的措施,發揮個人的專長,開發自己的潛能,克服職業發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最后獲得事業的成功。對于中職生來講,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和引導,通過以上分步有序地實施,學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未來,在學習上更加積極主動,從而對會計教學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學生有了良好的內驅力,自律性更強,加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針對性
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會發自內心地想去完成這一目標,中職生在設定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后,對學習就有了較強的自律意識,能夠認識到是為誰而學,學習的動力更足,不需要老師無時無刻地監督,就能自主的學習;學習也有一定的針對性,哪些是對自己成功有用的,哪些是要克服的,認識的比較深刻,有利于會計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考證意識加強,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主動完成學習任務
由于考試政策的變化,近幾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證工作難度比以前加大,中職學校學生的通過率普遍較低,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經過職業規劃的同學,考證意識非常強烈,他們能夠主動配合老師,完成各種練習,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來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想辦法解決,他們并不滿足考到60分就可以,而是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因為考證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成為一種挑戰,所以考證輔導教學顯得輕松很多。
(三)技能操作方面,學生更愿意“自己來”
會計技能操作是中職生在校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如果只是教師填鴨式地教,學生機械地學,雖然也可以完成整個過程,但學生并不能真正領會和掌握知識技能,實習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學生有了職業規劃,明白掌握好技能操作對他們的將來就業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很多工作更愿意親自動手解決,在校期間就能夠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對教師而言,輔導學生技能操作就事半功倍了。
(四)參與意識更強烈,學生更愿意全方位地培養自己
為了加強同學們的財經知識,學校開設了經濟學、市場營銷等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社會經濟現象,這其中需要學生的參與和課外調查。事實證明,那些有著職業規劃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他們希望從多方面完善自我,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早日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所以教師在講授這些課程時,激發了他們學習財經知識的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雖然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還是一個比較淺顯的過程,他們的目標定位不高,他們的理想也現實了一點,但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對專業教學的積極影響也不言而喻。筆者真誠地希望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讓學生早日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并在不斷地努力實施中,越來越成熟和理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揚長避短,最終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最大的成功。同時,教師也能從枯燥的教學中解脫出來,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p>
【參考文獻】
[1] 柳君芳,姚裕群.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王淑萍.提高會計課堂教學效果途徑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6(1).
[3] 鐘志恒.淺析如何提高中職會計專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廣東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