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從企業文化與財務管理目標的內在關聯出發,通過合理的計量標準與相關的統計方法,從實證角度驗證了強勢企業文化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積極影響,肯定了其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企業文化;財務管理目標;凈資產收益率
一、引言
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以及內部因素的日趨多元,企業文化作為代表一個組織價值觀、愿景、理念、處事方式等特有的文化形象,開始成為企業管理者進行企業整體評價的參考依據之一,因此,它逐漸被視為是企業穩定發展或成功變革的關鍵要素。毋庸置疑,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及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已經越來越大。而財務管理作為現代公司運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其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等)成為公司管理者努力的方向。在此過程中,與企業治理密切相關的企業文化將在許多層面上對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產生一定影響。
二、理論分析
(一)企業文化綜述
對企業文化的具體定義,學術界并沒有一個定論,對其研究也一直沒有間斷過。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如同政治與經濟一樣,是客觀存在的。從本質上說,它其實就是一個價值、信仰、理念或者行為規范的集合。精明的企業管理者,早就注意到不同的企業往往有不同的文化,認識到文化對企業發展前途有著重大的影響,并主動致力于塑造本企業特有的優秀文化,因此企業文化是一種能力的度量,并持續作用在企業日常的管理運營活動中。
企業文化實踐于企業日常管理運營中,主要反映在企業基本價值觀的形成、企業精神的培育、用人理念的改進和企業員工對文化的反應等方面。從企業組織機構的角度來說,企業文化的建立,貫徹和滲透將會作用于企業不同的部門中,指導不同的部門進行日常的運營活動,在此過程中,企業文化就是一種企業特有的管理氛圍,引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其基本架構如圖1所示。

(二)財務管理目標分析
1.財務管理目標概述。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指導方向,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直接制約著財務運行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財務管理目標應與企業總體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以便通過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管理總體目標的實現,兼顧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實現經濟性目標與社會性目標的統一;其次,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順利運行的前提條件。目前比較流行的財務管理目標觀點主要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雖然他們的關注點不一樣,但是評價這些管理目標的財務指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2. 股東財富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是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可以通過資本市場表現出來。首先,用股價來刻畫反映財務管理目標的進程是從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根本理念出發,以市場價值的科學性和可依賴性作為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前提,符合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第二,其通過綜合考慮各種風險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追求短期利潤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三,考慮了當前利潤與預期利潤對股票價格的綜合影響,客觀全面的表述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第四,比較容易量化,便于企業的考核。本文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進行相關研究。
(三)企業文化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關聯性探討
1.范圍相似性。從空間范圍內講,企業文化與財務管理目標分別作為理念氛圍和具體目標共同作用于企業范圍內;從時間范圍內講,企業文化與財務管理目標將發揮不同的作用長期影響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促進企業發展。
2.目標一致性。無論是為企業良好運營提供優秀的文化氛圍還是實現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其根本方向最終仍是回歸至企業最終的戰略目標上。
3.過程相似性。從企業文化的產生到貫徹實踐,再到企業的認可是層層推進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逐級實踐也是依據管理者的認識及要求,從財務管理目標的確立到各部門組織的認可及滲透,是一個由上到下,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4.評價互補性。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各種管理文化及人文文化的總和,主要是通過管理決策層面、制度建設層面和員工行為層面等來評價。財務管理目標主要通過財務指標來評價。財務與非財務指標評價體系相互補充,促進了企業的持續發展。
5.激勵牽引性。在企業文化與財務管理目標的建設及層層貫徹中需要對人員及相應的組織環節進行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
(四)研究假設的提出
假設企業文化的強度與企業股東財務的變化是同向的,即企業文化強勢的企業比企業文化弱勢的企業股東財富更大。企業文化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價值,在一定范圍內將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企業股東財富的大小。首先,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內部的一種專用性資本,經過企業管理活動及人文素養的長期積累,將在某種意義上維持企業的有效運轉,這將直接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其次,企業文化的強度大小,將反映出企業員工對文化投資表現出的受激勵程度,而這將有助于企業進一步積累組織資本,而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立則成為了度量這種組織資本的手段之一,從而使企業文化間接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過程。
三、研究設計及實證檢驗
在進行研究設計之前,筆者認為需要對運用的理論部分作出前提說明。本文并不注重分析企業文化的類型及其具體內容,只是關注量度公司企業文化的強度。因采用調查問卷具體測評某企業的文化,受調查者和受訪人的個人能力限制,主觀性比較大,所以選擇一些公開的有關企業文化的資料測評企業的文化強度是合理的。另外,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靜態、緘默的信息,會穩定的通過一定形式表達出來,在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數據的選取時間對數據的真實性影響程度很小。由于得出的企業文化的強度只是一個時點的值,所以在對其他數據處理時筆者選擇其在2000—2006年的平均值。
(一)研究設計
1. 企業文化量化指標體系構成。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專有性資本是不可復制的,對其量化依然是一大難題。選擇指標體系量化企業文化時,筆者在借鑒有關學者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對其加以改進,分別從文化的建設力度、實踐力度和認可程度來分析一個企業的文化強度。
(1)文化建設力度。將企業文化的相關內容形成語言的過程表明了企業對其本身的思考,反映了企業的發展理念,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建設成果。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明確的企業文化敘述中。針對這一指標,筆者選擇“是否有企業文化介紹”、“是否有明確的企業愿景”和“是否有明確的企業精神”三個指標來量化。主要是通過企業互聯網主頁及在相關搜索引擎中以“公司全稱(簡稱) 企業文化”為檢索詞進行搜索,有相關信息取值為 “1”,否則,取值為“0”,
(2)文化實踐力度。企業文化的實踐需要全員的參與,在企業文化的實踐過程中,人的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將企業文化層層分解形成各種具體目標和制度的過程,一方面是企業將其文化付諸實踐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將企業文化的思想和內涵與企業進一步融合的過程。筆者在本文中選擇三個指標來反映企業文化的實踐力度,“是否有明確的用人理念”、“是否有員工培訓”和“是否有企業文化推進活動”,主要是通過瀏覽企業互聯網主頁企業文化板塊、人力資源及招聘板塊和企業新聞等信息得到的,有相關信息則取值為“1”,否則為“0”。
(3)文化認可程度。本文論述的對企業文化的認可是針對企業外部因素而言的,一般來講,強勢企業文化比較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筆者選擇“是否有社會媒體宣傳過企業文化”、“是否有專著介紹過企業文化”和“是否得到過關于企業文化的官方榮譽”三個指標反映社會對企業文化的認可程度。通過查找企業官方網站中公司大事記和公司新聞項目或者輸入“公司全稱(簡稱) 企業文化”與“公司全稱(簡稱)出版社”等詞條在谷歌等搜索工具中進行信息檢索,有,則取值為“1”,否則為“0”。
2. 股東財富最大化指標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代表股東財富,一般認為股東財富=股票數量×股票價格。但是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尚不成熟,處于弱勢有效市場階段,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因素較多,人為操縱機會比較大,所以用股票市值并不能真正代表股東財富。從理論上講,有效資本市場中,凈值與股價應保持一定比例,凈值增加,股價上漲,凈值減少,股價下跌,所以可以運用企業披露的財務報表信息。綜合考慮各種指標的優缺點,選擇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來代表股東財富。首先,凈資產收益率是相對數,代表每份凈資產能帶來的利潤,可以在不同規模的企業間進行對比;其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是一個動態指標,可以反映公司連續給股東創造收益的能力,基本能夠代表對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追求,而凈資產是一個靜態數,反映按歷史成本計量的企業為股東創造財富的累計數。
3. 控制變量。結合杜邦分析法中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分解(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以及歷史文獻中對凈資產收益率的研究,本文在進行實證研究時選取了下列變量(表1):
(1)公司規模,為公司的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
(2)公司成長年限,即公司從成立到2006年的成長年限;
(3)財務杠桿,即為權益乘數;
(4)盈利能力,即為銷售凈利率;
(5)成長能力,即為反映企業盈利水平增長能力的指標,選擇主營業務增長率。

根據上述所選變量,筆者選用以往研究經常采用的關于凈資產收益率的模型進行實證檢驗。
ROE=β0+β1CULTURE+β2SIZE+β3AGE+β4LEVER+β5NIR
+β6GROWTH+ε
其中β0為常數,βi(i=1,2,3,4,5,6)為各變量的系數,ε為殘差。
4. 樣本數據選擇
考慮到不同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存在差別,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所以在選擇樣本時筆者選擇了制造業。一方面是由于制造業發展的相對較為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優秀的管理思想均來自制造業,該行業對管理的要求更細致,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在該行業的運用較成熟。
本文共選取樣本193家,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126家,深圳證券交易所67家。所選數據為上市公司2000年到2006年間的數據。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基于2007年到2009年間資本市場起伏波動較大的考慮,特別是金融危機對很多企業的業績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存在許多干擾研究結果的因素。樣本中的公司均在2000年之前上市,存在公司互聯網主頁,且相關財務數據正常披露。另外,由于企業文化是一個時點數,無法進行時間序列分析,對數據進行處理時,筆者通過運用各個指標在分析區間內的平均值進行研究。
(二)實證檢驗
表3為回歸結果,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為69.1%,調整后的擬合有度為68.1%,自變量對因變量變異的解釋程度可以達到69.1%,方差分析中F值達到了69.234,說明回歸方程非常顯著,本文所做的研究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所選變量中資產規模和企業成長年限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的關系不顯著,銷售凈利率、權益乘數、主營業務增長率、企業文化和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滿足統計上的顯著性。
根據前文所述假設,企業文化和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且企業文化比較強勢的企業股東財富較多,凈資產收益率較高。回歸結果顯示了這一假設的合理性。企業文化變量的回歸系數為0.017,符合企業文化與凈資產收益率正相關關系的假設,滿足統計上的顯著性。

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一般認為,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和企業權益乘數和凈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在一定范圍內,銷售凈利率和權益乘數越高,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就越大。在回歸分析中,銷售凈利率和權益乘數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219和0.012,p值均小于0.05,滿足統計上的顯著性,且符合公式所反映的關系。主營業務增長率反映了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成長性,能間接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理論上應該是和凈資產收益率成正相關關系,回歸分析結果恰驗證了這一假設。而企業規模、企業成長年限和凈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則不顯著。
其他財務管理目標比如企業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EVA最大化等觀點在財務指標選擇上與股東財富最大化有相關之處。例如,股東價值最大化考慮的是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是股東的利益,而企業價值最大化關注的是企業股票和債券的市場價值,是股東和投資人的利益;利潤最大化關注的財務目標是利潤,與股票價值在理論上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的企業文化對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結論同樣適用于其他財務管理目標。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中國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分析,揭示了強勢企業文化對企業股東財富的積極作用,又因為各個財務管理目標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可以認為強勢企業文化對財務管理目標具有正向效用。但是由于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仍處于初期階段,企業文化對企業財務目標的影響程度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文化氛圍,時刻影響著企業組織管理的各個環節,其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將對企業優化財務管理活動、實現財務管理健康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包括財務管理目標在內的各個組織管理目標也將自發形成一種與企業文化的良性循環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實踐,為中國企業建設企業文化提供新思路。顯然,抽象的企業文化與具體的管理目標將通過一種優良的資源配置實現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對企業更好地踐行企業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明,林峰.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影響因素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1).
[2] 劉志雄,何忠偉,匡遠配.企業文化對公司資本結構影響的實證研究——來是中國上市公司的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09(2).
[3] 趙治綱.EVA業績考核理論與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4] 王國順,張仕璟,邵留國.企業文化測量模型研究——基于Dension模型的改進及實證[J].中國軟科學,2006(3).
[5] 宋英慧,劉朝陽.財務管理目標新論[J].經濟縱橫,2009(1).
[6] Lee.S.k.J Yu.K:Corporate Culture and Organiza-
tion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2004,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