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榮 蔚 潔 齊俊霞
(邯鄲學院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05)
圖書館服務最終以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為目的,對讀者需求的滿足程度是評價圖書館的最重要指標。社會環境的改變也影響著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獲取的習慣與服務需求。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嵌入到學校與社會發展的規劃中,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開展資源建設和服務。筆者以邯鄲學院教師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用戶的信息習慣和服務需求進行研究,通過整理分析調查數據,探討地方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和用戶服務策略問題。
調查問卷共有35個問題,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5份,其中有效問卷146份,有效回收率為74.9%。
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調查對象有高級職稱的49人,占33.6%;講師55人,占37.7%;碩士以上學位的83人,占56.8%。學科分布情況為:中文11人、法政7人、歷史8人、物理7人、外語12人、數學7人、化學10人、信息工程15人、藝術與傳媒23人、體育6人、地理與旅游8人、生物科學5人、教育學27人。調查抽樣基本符合學校教師的構成比例。所得調查數據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邯鄲學院教師對圖書館的使用并不樂觀。經常使用圖書館的只占調查對象的27%,有22%的教師極少到圖書館,有5%的教師沒有到過圖書館。圖書館主頁的瀏覽頻率很低,只有12%的教師經常瀏覽圖書館主頁,35%的教師沒有訪問過或不知道圖書館的主頁。調查和訪談的結果顯示(見圖1),教師不依賴圖書館的原因主要是圖書館的資源不能滿足教師的信息需求,說明該館館藏資源建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電子資源的易獲取性特點,迎合了用戶利用信息資源“最小努力原則”的行為特征[1]。對信息源選擇的調查顯示,方便快捷的電子資源已成為教師的首選。這一調查從側面反映了地方高校教師科研信息需求在快速增加。但是我們發現,教師更多的是在利用互聯網檢索信息,而館藏的數據庫資源卻很少被利用。這反映出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品種單一、數量少等,60%的教師在館藏電子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把開放的互聯網作為了首選的信息源。
紙質資源具有閱讀方便、瀏覽受外界影響較小,比較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等優點,有53%的教師常用館藏印刷類文獻。另外,教學活動決定了高校教師信息需求的特點在于扎實、成熟、權威,教學所需資料一般都具有精典性、權威性,多種數據必須是由權威機構發布的或由權威性工具書收錄的,這是由教學性質所決定的。這一調查數據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圖書館館藏電子資源的匱乏。
表1、表2顯示,當前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文獻資源建設不能滿足用戶教學、科研的需求。這一調查結果也顯示出用戶對資源建設的保障率比對服務態度的優劣敏感度更高。在當前形勢下,圖書館為用戶建立高保障率的信息環境是地方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首要任務。在網絡環境下,加強電子信息資源建設是圖書館建設的第一要務。

表1 您認為圖書館服務工作存在的最大問題

表2 您認為圖書館急需改進的工作
隨著地方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能力的不斷加強,對信息服務的深層次需求逐漸增加。在調查中我們發現,47.95%的教師希望圖書館開展文獻傳遞服務項目,41.78%的教師希望圖書館加強信息咨詢服務,需要專題服務和希望開展科技查新服務的教師比例分別達到29.45%和24.66%。圖2顯示,多數教師希望獲得經過分析提煉、加工集成的文獻。

有59%的教師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數據庫資源;調查還顯示(見表3),有24.66%的教師在使用電子資源時會遇到檢索技巧的問題;只有36%的教師在使用電子資源時遇到問題選擇咨詢圖書館工作人員或使用圖書館的留言簿;61%的教師認為圖書館有必要對用戶舉辦電子資源培訓講座。宣傳不到位,就會使得教師不知道圖書館能提供什么服務,咨詢、培訓不到位,就會使得教師不能熟練地利用資源,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師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程度。

表3 您在使用電子資源時遇到的主要問題
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高學校教學、科研的水平,資源建設的核心是為滿足用戶的全方位需求。用戶對知識信息的需求最終將決定圖書館的知識信息服務內容、模式與管理機制[2]。
近年來,地方高校逐漸升級,師資結構不斷優化,高層次人才比例增加,教學科研水平及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迅速提高,教師的閱讀行為模式發生了明顯改變。在當前信息環境下,地方高校的教師對信息的需求已經由原來傳統的紙本文獻轉向了以電子文獻為主的需求模式。館藏文獻從印刷型向電子型發展已是歷史潮流,我國高校圖書館正在向網絡化、電子化發展,電子文獻的逐年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3]。隨著信息環境的變化,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用戶的信息需求與習慣,大力加強電子資源建設。
4.1.1 優化電子資源的配置。由于地方高校圖書館對電子資源建設經費的投入明顯不足,地方高校圖書館既要用足經費,更要用好經費。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上,一方面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另一方面則要合理選擇數字資源,突出重點學科。即在購置數字資源時,一要考慮經費分配的比例問題;二要對欲引進的數字資源進行預購評價,循序漸進。
4.1.2 免費文獻資源的建設和利用。開放獲取(Open Access,OA)是國際科技界、學術界、出版界等為推動科研成果利用互聯網自由傳播而發起的運動,以此促進科學信息的廣泛傳播,促進學術信息的交流與出版,提升科學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學信息的長期保存。OA資源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不可忽視的資源,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OA資源[4-5]。目前,由于地方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經費的短缺,電子資源建設從數量到內容都比較匱乏,這些開放獲取的資源有助于提高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保障能力及用戶服務水平。地方高校圖書館要積極開發、組織和整合網絡免費資源,充分利用優質的互聯網文獻信息資源,這是地方高校圖書館加強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4.1.3 特色文獻數據庫建設。特色館藏是個體圖書館所獨有的區別于其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是圖書館高質量館藏的標志。特色館藏在網絡環境下,既是構成文獻信息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又是構成資源共享網絡的基礎。只有構建反映本館館藏特色和滿足本地區、本系統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發展戰略信息需求的專題數據庫,才能在資源共享網絡環境下發揮其特殊的作用[6]。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應當走館藏文獻資源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學科專業特色的數據庫。因為特色文獻資源是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則是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問題。
面對全球數字化浪潮和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高校圖書館也必須順應時代變化,逐步增加電子文獻在文獻保障體系中的比重。但同時也應避免在現階段過分依賴網絡電子文獻資源,特別是以教學為主的地方高校還應以紙質與電子文獻并重,保證一定數量的紙本文獻的建設,這也是由紙質文獻的特點和用戶的閱讀習慣決定的。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不再是占有資源,而是擁有高水平、可靠的文獻信息保障能力,而地方高校圖書館以自身的館藏信息資源是難以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信息需求的,有限的資源與用戶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決定了圖書館必須將資源的共建共享作為發展的基礎。實現區域合作是地方高校圖書館彌補館藏資源不足的有效措施。加強與其他高校、地方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機構等信息情報部門的合作,開展文獻通用流通借閱、數字資源聯合引進、聯合咨詢服務等,實現優勢互補和文獻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保障能力。
高質量的藏書與電子資源被充分利用是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圖書館應加強宣傳和培訓。可以采取現場講解、實際操作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培訓班,有計劃地開展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可以使讀者了解館藏情況、各項功能和服務,更能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提高讀者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能力,及時獲取最前沿的文獻信息。同時,圖書館員要加強自身學習和培訓,提高業務素質與能力,以滿足個性化、知識化、多元化的讀者需求,成為文獻信息的組織者與傳播者,成為信息用戶的向導和顧問。
隨著地方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與信息環境的變化,用戶服務需求在不斷增加和深化,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用戶的需求及自身條件,開發一些特色服務項目,如參考咨詢服務、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導航服務等。通過這些服務為用戶及時解決獲取信息時遇到的問題,在檢索信息時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特色服務開展得遠遠不夠,項目少,沒有實質服務內容,不能深入地實踐[7]。地方高校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的有利條件,切實改進和完善本館的計算機軟、硬件環境,促進特色服務的發展。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47%的用戶在使用館藏電子資源時會遇到網絡問題,有23%的用戶認為,不能校外訪問是使用館藏電子資源時遇到的首要問題。實現遠程訪問,突破IP地址的物理限制,讓用戶可在任何能上網的地方訪問圖書館電子資源,隨時索取所需資料,既滿足了讀者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也使圖書館所購買的電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合法用戶校外訪問校園網絡資源的服務,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平臺,對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將產生深遠影響。
地方高校圖書館承擔著為全校教學科研提供信息資源保障的任務。只有了解用戶的需求,認清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強主動參與教學科研活動的服務意識,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能,才能創造良好的服務效益。
[1] 呂俊生,宋粵華,陳煒.科技用戶信息行為變化與服務對策[J].現代情報,2008(3):31-33,36.
[2] 秦忠范.論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和利用[J].圖書館學刊,2000(1):54-55.
[3] 陳劍光,翟云仙.關于我國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理性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02(12):80-83.
[4] 田峰.論高校圖書館OA資源建設與有效利用[J].圖書館學刊,2009(2):80-81.
[5] 沈坤,黃水清.現階段國內用戶對OA資源認同度的調查與分析——以南京高校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2):241-245,255.
[6] 秦波,鄒麗紅.淺談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構想[J].現代情報,2008(3):99-101.
[7] 林超英等.河北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內容調查分析[J].圖書館論壇,2006(5):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