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劉靖 劉 華 (上海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444)
Springer是世界上著名的學術出版社,其出版的電子圖書涉及科技、醫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目前,上海大學購買了其版權年在2005年以后的電子圖書,以及版權年在1997-2004年之間的3套電子叢書。Springer每月為訂購高校提供每本書下載次數的統計數據。本文即以該統計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大學2008年下載量非零的圖書進行深入研究,對用戶內在的使用規律進行總結,以期對外文圖書的使用和采購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Springer電子圖書2008年全文總下載量為9萬多次,圖1為每月的下載量趨勢圖。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全年下載高峰期集中在3月份和12月份,這兩個月每月下載量都突破了1萬次,12月份最高,突破了1.4萬次;下載低谷期集中在5月份和8月份,每月下載量都在5 000次以下,其中8月份最低,只有2 000多次。

圖1 2008年月下載量趨勢圖
雖然圖1中只有一年的月使用數據,但是其趨勢與上海大學電子期刊歷年月下載量趨勢一致,且符合上海大學自身的教學和科研現狀。上海大學本科教育分為春秋兩季招生,研究生教育分為2.5和3學年兩種學制,春季入學本科生和2.5年制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時間都在3月份前后,而秋季入學本科生和3年制研究生的答辯時間都在6月份前后。一般論文撰寫時間大約為3個月,由此推算,所有畢業生資料查詢時間恰好分別對應集中在上年12月份和本年3月份。此外,國家和上海許多科研項目的申報日期也在3、4月份左右,例如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日期為3月2-20日[1],所以3、4月份之前的幾個月是教師查找資料的高峰期。因此,無論學生或教師,在12月到次年4月對于學術資源的需求量都很大。
另外,上海大學施行3個學期的教學制度,一般5-6月為第二個學期結束及考試時間,因此這兩個月文章下載量偏低。而8月份為每年的暑期長假,因此下載量通常很低。
(1) 在下載高峰期(12月至次年4月)集中申請免費試用與本校專業相關的數據庫,下載高峰來臨前(10-11月)開展數據庫宣傳活動。12月至次年4月是學生撰寫論文和教師申請課題查詢資料最多的時間,在此時申請試用數據庫,不但試用效果好,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學術資源。10-11月進行數據庫培訓、講座等宣傳活動,可以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學校已有的和試用中的數據庫,掌握檢索技巧,以期教師及學生在接下來的課題申請和論文撰寫過程中更好地利用圖書館電子資源;另外,此時新生入校已有一段時間,對電子資源也有一定的了解,在這個時間段培訓效果會更好。
(2)加大電子資源校外訪問的宣傳力度,避免過量下載。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8月份的下載量很低,但是7月份有一個下載的小高峰。這可能是因為用戶擔心放假期間在校外不能訪問學校電子資源,而在放假前大量下載以便繼續進行學習、科研,但這樣很容易造成數據庫的過量下載。現在許多學校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解決了電子資源的校外訪問問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用戶對此并不清楚,所以圖書館應加大宣傳力度,避免這類過量下載行為的發生。
Springer將其電子圖書分為13個大類[2],表1顯示的是上海大學不同學科主題電子圖書下載種數及其下載量百分比。2008年電子圖書總下載量9萬多次,下載種數7千多種。從表1中可以看出,下載量和種數最多的學科為數學和統計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其次是物理學和天文學、化學和材料科學;下載量和下載種數最少的學科為醫學、計算機職業技術與專業計算機應用、行為科學;人文、社科和法律及商業和經濟居于中下水平,其下載量約2 000次,下載種數突破200種;對于建筑和設計學科,雖然下載種數只有23種,但是下載量較大,約為2 000次。
按照學科主題分析的結果完全與上海大學的學科發展和建設情況相符。上海大學是于1994年由上海工業大學、上??萍即髮W、上??萍几叩葘?茖W校和原上海大學4所大學合并成立的,擁有除醫學、農業、教育學以外的全學科院系[3],因此行為科學和醫學的下載量和種數都很少。由于學校主要由多個理工學院合并而成,因此理工類為其優勢及重點發展學科。從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數學、工程、計算機、物理等理工類圖書下載量較高,但是隨著發展,學校加大了人文社科的建設力度,因此人文社科類圖書下載量和種數比較理想。目前,上海大學已從理工院校發展成為綜合性的高校,其學科設置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領域,所

表 1 上海大學圖書下載種數和下載量學科分布表
以Springer所有的學科分類下載量都非零。
(1)外文圖書的采購仍然以理工類圖書為重點,做到切實保障重點學科圖書。上海大學的重點和優勢學科仍然為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等理工類學科,這些領域的用戶對于電子圖書的需求量較大。特別是數學和統計學,已經成為一種工具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學科領域中,因此其文獻需求量更為突出。
(2)按照教師需求引進高質量的人文社科類圖書,同時兼顧學校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文獻需求。目前,雖然人文社科類圖書下載量無法與理工類圖書下載量相比,但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且人文社科目前是上海大學的重點建設學科, 因此要根據師生需求引進高質量圖書。對于學校新興的生命科學等學科,因與醫學研究有交叉,所以購買外文圖書時要兼顧此類學科。
本文將下載量非零的電子圖書按照內容類型分為以下幾類:①講義類: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原創手稿、教程講稿、新觀點講稿、研究報告等,主要是以“lecture notes”命名的叢書;②會議類:包含學術會議、研討會(workshop)、專題討論會( symposium )等產生的各種資料的匯編,還包括部分明確注明是會議內容的“lecture notes”系列叢書;③參考工具書類:包括手冊、指南、百科全書、詞典等圖書;④教材類: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教材;⑤普通類:以上4類沒有涵蓋的其它圖書。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除了普通類型的圖書,使用量最大的是會議類,其次是講義類,這兩類圖書的下載種數和下載量占總數的一半左右。

圖2 圖書種數和下載量內容類型百分比圖
上海大學購買了Springer出版的3套電子叢書即《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和《Lecture Notes in Physics》,這3套叢書的內容涉及本文的講義類和會議類圖書,主要目的是及時報道不同學科領域研究和教學的最新進展,在各自學科領域內都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因此講義類和會議類圖書的下載量和種數較高。
通過對講義類和會議類圖書進一步分析發現,計算機科學、數學和統計學、工程學3個領域對這兩種類型圖書的需求量大。在講義類中,數學和統計學的下載種數和下載量占總量的一半,排名第一;而在會議類中,計算機科學的種數和下載量占總量的一半,排名第一。這與不同的學科特點有關,因為講義類和會議類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本學科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前沿進展,這正是學科發展速度快的自然科學所關注的內容。
在參考工具書類中我們發現,下載種數和下載量最大的為物理學和天文學,其下載量占該種類總量的68%; 化學和材料科學類圖書居第二,下載量占總量的21%。因為物理學和天文學是研究大自然和宇宙現象與規律的學科,包含有眾多的理論、概念、定律、定理、公理和實驗;而化學和材料科學則是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和物質間相互作用關系的學科,包含有大量的術語、化學結構、化學特性、物理特性、化學反應式等,所以這些學科領域的用戶需要指南手冊類的工具書以備隨時查詢。
在教材類中我們發現,其中一半以上為研究生教材。這主要是因為在許多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教師會指定一些經典外文課本作為教學參考書。
(1)對于學科發展快的自然學科,應多采購一些能反映學科最新進展和觀點的手稿、講義、會議錄等類型圖書。此外,對于用戶重點關注的國際會議,要定期跟蹤并購買其會議錄。因為我們在研究中發現用戶對某些會議的歷屆會議資料都有大量下載,如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亞太區多媒體國際會議(Pacific-Rim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簡稱PCM),對2001-2007年出版的會議錄用戶都有下載。
(2)對于其它特殊內容類型,應根據用戶需求和圖書館經費情況,重點購買高質量的經典著作。如對于價格較高的參考工具書,應根據經費情況,重點購買需求量大的物理、天文和化學材料領域經典的工具書;對于教材,按照學校研究生課程安排及用戶需求,選擇性購買權威性外文教材。
上海大學購買了1997-2004年出版的部分叢書及2005年出版的所有圖書。此外,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簡稱NSTL )購買了14種電子叢書的回溯內容,版權年從1996年回溯到第1卷第1期,并向全國開放。從圖3可以看出,用戶下載的電子圖書版權時間跨度從1964-2009年,本文將這些圖書的版權年分為13個時間段,其中2005-2009年每年為一段,2005年以前5年為一段,每個時間段下載量和圖書種數如圖3。從圖3可以看出,用戶下載量和種數最大的版權年集中在2006年及2007年;最少的為2009年、1970-1975年、1964-1969年。雖然學校沒有購買版權年在1995年以前的圖書,僅可訪問1995年以前的部分叢書,但是其總的下載量和種數都超過了15%。

圖3 圖書種數和下載量年代分布圖
圖3的趨勢圖符合此次統計時間和上海大學的實際購買情況。本次僅統計了用戶2008年的使用數據,此時2006和2007版權年的圖書已經可以在網站上全部訪問,而2008版權年的圖書并不齊全,2009年的則更少。所以2006年和2007年圖書訪問次數相對較多,而2008年和2009年圖書訪問次數相對較少。此外,學校購買的主要是2005年以后出版的圖書, 2005年以前出版的圖書只購買了小部分,因此2005年以前全文下載量相對較低。
為了考查不同學科對于圖書新穎性的需求,本文對2008年、2009年出版的圖書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研究發現,工程學、數學和統計學及計算機科學下載量非常大,各占這兩年總下載量的25%、23%和 21%,而人文社科下載量不足理工類的1/10。這與不同學科自身發展特點有關,自然科學學科發展快,文獻老化速度也快,所以用戶希望盡快獲取最新出版的文獻;而人文社科類學科發展慢,文獻老化速度也慢,特別是某些領域如文學和歷史,年代久遠的古籍類圖書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利用價值,因此對于最新出版物的需求不高。
此外,筆者又對1964-1980年時間段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為數學和統計學類圖書。雖然前文分析結果顯示對于數學和統計學最新研究論著的需求量較大,但是其對于出版早的經典文獻需求量也較大。這主要因為該學科研究的一個特點是厚積薄發,研究的突破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前人的經驗[4]。而成熟和經典的的研究結果則被廣泛地應用于其它各個學科領域,并產生長遠的影響。
(1)在紙本外文圖書采購時,除了關注采購年新出版的圖書外,還應關注之前兩年出版的圖書。目前,許多學校紙本外文圖書的采購形式都是本校師生推薦,而推薦的主要參考為各代理公司編制的新書目錄。這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購人員應當為師生提供之前兩年的圖書出版目錄,讓用戶選擇到自己真正所需圖書。
(2)應該根據不同學科的自身發展特點來采購不同出版年代的外文圖書。對于科技工程領域,特別是工程學、數學和統計學及計算機學,采購時應關注最新出版的圖書;而對于人文社科領域,應根據學校師生需求采購具有研究和收藏價值的古籍類圖書。
(3)對于數學和統計學,除了采購最新出版的圖書外,還應采購早期出版的經典著作。數學和統計學是理工類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它的文獻老化時間相對于其它理工學科較長。個學科在很多方面所占比重都比較大。因此,無論從統計時間段、出版年代,還是學科類型,這次數據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能更準確、全面地反映上海大學的用戶使用規律,還需要更長期的數據積累及其它數據如紙本外文圖書借閱量的支持。
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的高質量外文電子期刊資源已基本購全,可以預見電子圖書是數字化圖書館未來建設的重點。如何利用圖書館有限的經費購買高質量的外文電子圖書?對已有外文圖書用戶使用數據的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用戶的使用規律、不同學科用戶的使用特點。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來指導日后電子圖書的使用和采訪工作,就可以利用有限的經費購買到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資源,達到圖書館經費的合理化運用。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EB/OL].[2009-04-20].http://www.nsfc.gov.cn/.
[2]SpringerLink[DB/OL].[2009-04-05]. http://springerlink.lib.tsinghua.edu.cn/home/main.mpx.
[3]劉 華, 萬燕萍. 對高校圖書館館藏評估與優化的思考[J].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8(6):60-63.
[4]黨亞茹, 王莉亞. JCR自然科學版期刊半衰期指標的區間變化分析[J]. 情報科學, 2007(6):8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