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雨

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自陜西西安出發,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據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這條路。
當我響應領隊老魚的號召,和一幫朋友一起自駕踏上唐蕃古道時,我背包里塞滿了各種數碼設備:相機/手機/iPod/PSP……各種充電器和電線無比充實地糾纏成一團,沉重而讓人心滿意足。自然,本該音樂視頻游戲文本通吃的PSP和手機,被我塞得滿滿的全都是電子書。
我向朋友們沾沾自喜地宣稱:這才是生活品質的保證。想象一下,在高原崎嶇顛簸的公路上搖煤球一般搖了大半天后,短暫的休息間歇,喝一口保溫水壺中的咖啡(當然是速溶的),看一眼遠處冰清玉潔的雪山,聽著隊友MP3中傳出的《青藏高原》,伴著身邊在風中微微起伏的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青稞,拿出PSP,看上一段小說,那一刻的愜意和放松,是對艱苦旅程的最大回報,是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所不能體會的。
也不怪我如此大費周章。參照現在流行的口徑,就是我有“書癮”。自小,母親的評價就是“一張有字的紙都會拿起來看看”,依仗著家住學校,充分地搜刮了學校圖書館的資源,經常撲到書堆上恨不得作母雞狀趴下坐窩——當然,我得慚愧地承認,我看的書更多是亂七八糟不涉及崇高事業的雜書。既然是書蟲,兩周多的唐蕃古道之行,沒有書怎么行呢?
于是,我就這樣帶著一堆數碼設備和電子書,踏上了千年古風的唐蕃古道。
說起來,我和電子書的緣分頗早,最起碼比大多數人都早。
十年前,剛剛到北京中關村的我,業余時間在周圍的大街小巷中游走時,便會經常四處掃視著,試圖發現些什么,一直過了很久,我才氣餒地放棄了這種行為。
——我要找的是租書店。租書店在我大學生涯中占據著難以言說的重要地位。學校里和學校周圍的租書店,一般都是小小的門面,甚至招牌都不掛,隱藏在某個僻靜的角落,里面擁堵著熱點圖書:金庸黃易、亦舒席絹、偵破盜墓、一應俱全,貨如輪轉,引得我一頭陷了進去。我一直這樣認為,在我大學時的幸福讀書生活中,租書店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可偏偏,在離開大學到了陌生的北京后,原本學校里隨處可見的租書店突然間不見了蹤影。
當我萬般無奈,決定投靠電子書時,網絡小說還剛剛興起沒多久,電子書還沒有太多人關注,哪像現在這時節,市場上電子書閱讀器吵得沸沸揚揚,自從亞馬遜推出了Kindle之后,貌似電子書市場的大門一下子就被擠爆了,眾多廠商速速跟上,生怕落后了趕不上分贓。電子書儼然成了新生活的新坐標,只讀紙書的人似乎整個形象也都被打上了一層故紙的暗黃色。
那時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我的工作部門就是生產手持設備的,也就是掌上電腦、MP3等等,于是我經常從研發的同事那里順來各色牌子的各色手持產品,用來支持我的電子書大業。于是,在電子書市場還沒有開始發光發熱的時候,我就已經目光炯炯地,左手Palm,右手Pocket PC,走南闖北,在機場中、在火車上、在點滴的生活間歇開始享受電子書生涯了。
我想,我是最優良的電子書的客戶,嗜書如命、喜好網絡,不怕長時間看著屏幕,我裝了無數的文字進各種各樣的電子裝置,以滿足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書的愿望。我必須說,能隨時隨地閱讀無數的書,海量無限制,天黑也不怕,真是一種幸福,紙書對我而言,已是一種遠去的傳說。
但是這種幸福,顯然還是有缺陷的。
缺陷之一,那就是,一旦沒電,幸福即刻便如夢幻泡影。我的唐蕃古道之行,完美地展現了這種幸福是如何斷裂的。
我們唐蕃古道之行的興奮點,是從青海湖開始的。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湖泊第一名的青海湖,7月底的季節,已經沒有了大群大群的候鳥,但是卻有著沿湖幾十萬畝燦爛如油畫的油菜花,和純凈得要人命的藍天白云湖水。夢想中的場景完美再現了:在鸕鶿島上吃完野餐,和隊友們悠然地倒在草地上,曬著太陽,遙望著祁連雪峰,在一朵朵花兒般的白云下,拿出PSP看看小說,打打瞌睡,聽聽音樂,慵懶得幾乎想就此死去。
我們唐蕃古道之行的興奮點,是以納木錯結束的。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湖泊第三名的納木錯,這個季節,也同樣是湛藍的湖水和藍天,純潔的雪山和白云,但此時夢想中的場景只能以簡化版的形式出現了:看看威嚴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再看看身邊蕩漾清澈的納木錯,直接躺下去,曬著太陽發會兒呆……PSP/iPod都沒電了,至于手機,根本沒信號,老早就關了省心。
沒辦法,高原上電池電量消失之快,宛若傍晚天邊那艷麗的晚霞,前一刻還火紅一片,后一刻就突然暮色蒼茫,無影無蹤了。每天晚上最大的任務就是充電:相機、手機、PSP、iPod一字排開,紅燈閃閃,煞是好看;碰到插頭稀少的時候,還得排個優先級,有時候就只好放棄掉某個設備的充電。如此一來二去,電子書就像高原的雪山,看似在眼前,卻越走越遙遠。于是,我的讀書生活只好自動地轉換了模式:向隊友借本諸如《藏地牛皮書》或者看自己打印的攻略,聊以自慰。
沒有電的時候,電子書便是鏡花水月,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個時候,我只好慶幸,我一直保持著正確的圖書觀,和電子書無比親熱的同時,對紙書也保持著良好的尊敬和友誼。
至于缺陷之二,那就是,書同樣是一種重要的展現氣質的生活道具。
紙書是有內涵的,除去內容,排版、設計、紙張開本……林林總總,浸透著各種心思和創意,千書千樣,總有驚喜;但數碼設備,一個模具即成,流水線上千萬個拷貝而出,不論是看《哈利·波特》,還是看《笑傲江湖》,那kindle該白還是白,PSP該黑還是黑。想想看,拿著一本紙書坐在候機室里,哪怕旁邊那兄弟左手Kindle右手PSP,一樣不掉價。
即使現在我生命中已經離不開電子書,仍不免會向往著在一個午后,清溪流水,溫和的陽光透過樹葉斑斑點點地散落下來,拿著一本柔軟發黃的書,懶散地靠在椅子上,任清風隨意翻著一頁頁的書,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有氣質的畫面啊!可偏偏當我真的行走天涯,躺在麗江客棧的躺椅上,聽流水潺潺而過時,手里拿的還是一個胖大黑沉的PDA……真是令人無語的破壞畫面的沒有氣質的東西啊。
當一樣東西上升到精神氣質、享受、創意這種層次的時候,那便是無敵的。所以即使如我這等電子書狂熱分子,也不敢對紙書有任何不敬。★